在银监会召开的2011年第二次经济形势通报会上,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在房地产贷款方面,将开展新一轮的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此次压力测试将把房价下跌50%作为假设情况,而不是之前几次假设房价最大程度下跌30%。其中,高风险地区进行的分类测算,还包括假设房价下跌50%、利率上调108个基点的情况,以及住房成交面积下降等。
新版房贷压力测试“史上最严”
22日,银监会在发给各大媒体的短信中进一步称,与前一轮测试相比,本轮压力测试情景假设更为细致。从已经透露出的方案来看,新一轮房地产压力测试增加了住房成交面积下降等假设情形,并提高了房价下降的轻、中、重三种情况的标准。
这三种情形分别是:房价平均下跌30%、利率上调27个基点;房价下跌40%、利率上调54个基点;房价下跌50%、利率上调108个基点的情况。而银监会去年5月开展的房贷压力测试所设置的情形是,全国房地产价格平均分别下跌10%、20%和30%。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曾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压力测试表明,房地产调控对银行形成坏账压力的底线数字是30%。
新版房贷压力测试还明确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杭州、南京等七大城市列为房贷高风险地区,需按照房价较大幅度下跌的条件测算房地产贷款受冲击的情况。正如南京证券研报称,房地产压力测试属于银行业例行工作,进行压力测试并不意味着银行业房地产贷款坏账的发生,市场无需对今年的压力测试产生消极反应。
银行表现淡定
虽然房贷压力测试标准趋严,但各大银行表现仍然淡定。工、农、中、建四大行高层在近期的业绩说明会上均表示,房地产贷款不良率较低,整体质量可控。况且压力测试只是对未来可能发生情况的想象,并不表明现在房地产类贷款真的那么糟糕,而且这类贷款不存在非常大的风险问题。
此前多家银行披露过房贷压力测试结果,大多显示房价即便下跌30%,也不会给银行带来较大风险。这样的结果看似表明银行非常抗跌,可实际上,房价下跌50%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不是商业银行所能承受的。
一旦房价下跌50%,并制造出巨大的赔钱效应,还会有多少人热衷购房?恐怕刚性需求者也改为租房。那样的话,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会遭遇严重的现金流问题,整体经济也可能存在硬着陆风险。这样的经济困局,也绝不是银行用“不良率上升1个多百分点”所能轻描淡写的。
从现实情况来看,购房群体主要分为居住性购房、改善性购房和投资性购房,但在商业银行的测算样本中是只采用投资性购房的标准,而在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投资性购房者才会首先采取弃房甩贷的策略,因为他们是投资,当价格达到不能承受的位置时会让他们的资金链断裂,从而直接导致银行的坏账。然而在自住型购房的群体中,他们是不会轻易弃房的,除非价格下跌得十分离谱。
不过,由于监管层对房贷风险的一再提示,银行可能会适当降低房贷业务的比重,对于房贷的发放将会更加审慎。同时,今年宏观监管政策的重心将放在控制通胀方面,对于房地产业的调控力度将不如去年,因此预计今年房地产开发贷质量恶化的可能性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