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一年多,各种组合拳频出,成交量虽然萎缩,但是房价却岿然不动,这是大多数市民的感受。在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提到“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多数城市房价还在上涨”,那么,后续调控政策是否出现变化呢?
纵观大陆本轮楼市调控,主要采用金融、限购、税收等政策来打压楼市;而台湾则推“奢侈税”重拳打房,未满1年转让将课征15%重税,去年香港也开征“额外印花税”抑制炒房。境外税收“打房”与境内楼市调控有什么区别,是否值得借鉴呢?
台推“奢侈税”打房效果显著
台湾也同样面临着投资炒房引发房价上涨的压力,去年第四季度台湾的房价所得比为8.9,台北市更高达14.3,均创历史新高。今日有望在台“立法院”三读通过“特种货物及劳务税条例”,最快将于6月1日正式上路。根据“奢侈税”法案,持有非自用住宅的房屋及其坐落基地,或依法获得建造执照的城市土地,在2年内转让,将分别按照实价课征未满1年者15%、1到2年者10%的奢侈税。
在台湾行政当 于今局年2月底宣布拟征收“奢侈税”后,尽管尚未正式实施,但已在台湾房地产市场投下一颗“震慑弹”。台湾信义房屋依统计数据作出结论称,“奢侈税”威力超过金融海啸。数据显示,3月台湾楼市量缩价跌,其中新北市交易量比1月缩减了30%以上,而台北市房价比2月下降了3.2%,是金融危机后罕见的单月房价明显回落。
大陆和台湾“打房”政策各有侧重
“大陆主要从三方面调控楼市,主要是银行信贷政策、限购、税收等杠杆来调控楼市,主要倾向前两者”,省内房产专家王阿忠认为,台湾当局主要更倾向税收政策。
记者了解到,为了遏制房地产过热,台湾也动用了金融政策,台“中央银行”去年6月提出在大台北地区实行“选择性信用管制”,即个人购买第二套房,贷款最多只能贷七成。后来,台“中央银行”进一步加强管控,要求各银行对投资客的贷款最多只能贷五成,对自住者的 款最多只能六成。贷不过,“房价走势证明,选择性信用管制对打房没有效果”,台湾房屋不动产研究中心执行长邱太煊说。
王阿忠认为,金融政策偏宏观,不仅影响楼市也影响其他领域,银根收紧也不可避免误伤一些刚需群体,比如有些首次置业的群体被要求提高首付和利率。而台湾的“奢侈税”政策主要针对投资客,则更直接,立竿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