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公共资金,“自治”只能是空谈。不过,“志愿者”们很有办法,很快就收齐了费用。
物业撤走后,七八位退休老人“志愿者”便开始挨家挨户登门,向居民说明现在的小区情况,收取物业费。“大家都很支持我们的工作,看到我们上门都自觉把物业费交了,说信任我们”。
前段时间,60多岁的高永珍跟老姐妹张碧几个人,一到下午就在小区口摆起一桌麻将,手里不闲着,眼神却老往门口进出的居民身上瞄,遇到还没缴纳水费的,当场就喊过来缴费。几天下来,这几位“牌友”收了七八千元的水费,有人连拖欠两三个月的物业费也补齐了。
3月底,在收了物业费和水费后,高大姐和几位志愿者一起在楼道昏黄的灯光下摆起桌子,把钱算清了,一切都“公开,大家谁要过来一起看一起数,我们欢迎”。冲着这股“廉洁”,有几户住户原本因为对物业不满欠下物业费,后来都找到高大姐,主动补交了。
开始“自治”的第一件事:留下保安,还给他们加薪
高大姐说,他们收到物业费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小区保安留下了,还加了薪,这让全小区居民大大松了一口气。“志愿者”中有男有女,有老年人有年轻人,经过半个月的“工作”,配合得挺默契。退休老人在小区里生活时间长,脸熟,闲暇时间多,主动承担了上门解释情况、收费的活;年轻人则承担起草写通告、复印材料、去各部门跑腿处理事情的活,费用都自理。原本大伙儿还担心小区在物业撤走后能否正常运转,后来都觉得“自治”完全没问题。
如何保证“物业费”常年运转?
“志愿者”发明了“三权分立”
小区每个月能收取4000多元物业费,除其中要支付给保安、保洁员等人员的工资2200余元,再扣除其他的零散支出,节余千余元。
原本这节余的钱是物业公司的赚头,高大姐他们决定把这笔钱存入银行,并想出一个办法:由一个人保管存折,另一个人保管密码,并规定若取款时还必须有第三人跟着才行,用这种“三权分立”的方法来保障小区资金的安全。
一开始,还有居民提出再请新物业来接管小区,但眼下,大伙儿都达成一致,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实现小区自治。不少居民对高大姐他们表示感谢,“咱们自己居民管小区,又省心又省钱,但是拖累你们贴钱贴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