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00年入住的小区,只有两座楼,中间夹着一块绿地。两座楼中有一座是拆迁安置房,住着不少老邻居,另一座是楼市商品房,住着新邻居,在小区入口处的通道上,摆着几张长椅,不少邻居喜欢在这里坐坐聊聊天,算是小区消息中心。
昨天下午,主持人来到小区,见到几位大姐正在空地上拔草。他们就是小区的“志愿者”,正在为即将选举的业主委员会做准备。
这件事情,已经经过房管部门同意了,后天正式选举。
有意思的是,这个业主委员会和别的不一样,就是他们同时承担了物业的工作。也就是说,成立业委会的目的,不是聘请物业监管物业,而是自己干物业。
怎么会这样呢?
物业撤出,几位老邻居一合计:“不就两座楼吗,我们自己来!”
因为小区实在“小”,每个月物业费收齐了,也就4000元出头,物业公司没什么赚头,干起活来便不那么起劲。今年年初,有业主对物业不满意,开始拖欠物业费,物业决定撤出。
听到这个消息,大伙儿急了,物业撤了,一时也没有接手的物业,这小区安全怎么办?大伙儿急了。众多邻居聚集在“小区门口消息中心”商量对策,60多岁的高永珍老大姐跟十多个邻居决定,不就两座楼的小区吗?咱们来“自治”。
高大姐说,小区居民都挺和善,她和其他退休老人平时也闲着没什么正经事要做,刚好为小区出把力。在高大姐的牵头下,20多个居民成立了临时业委会,以“志愿者”的身份暂时接管小区。他们约定,他们的行为纯属义务劳动,不拿一分钱报酬,小区所有的收支情况进行公示。这个说法赢得小区居民对他们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