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但是,斗争是复杂的。开发商在与中央调控又一次作赌博似的博弈。他们正如任志强所期望的一样,一是要求当局在6月开始放松货币政策,二是阻挠正在布置的保障房的建设。为了达到这二个目的,有的开发商宁愿到外国借利率15%左右的贷款,或到担保公司借18%的高利贷“渡过难关”,也不降价卖房。他们又在等待,等待当局放松所有调控措施,从而再一次实现暴利。但是,故事不会反复重演,这一次,情节肯定不同了。
8、首先,关于201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工作报告,己明确今年的工作重点是:A、防通胀,稳定物价总水平;B、转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就是提倡技术型发展,而房地产带动的钢铁、水泥、家居行业,是大量消耗资源、浪费能源、破坏坏境的产业。中国脆弱的生态坏境己不能承受。任志强寄希望于今年6月夏粮上市,物价下降,或6月份以后日本地震影响传导至中国,中国可能会适度放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的天方夜谭。
其次,真实的货币运行规律是:从2008年10月利率下降周期起,至2010年10月第1次加息,央行胆大包天,新增了25万亿的货币供应量。新增货币,刚好在2年后的2010年10月明显传导到物价,并且会源源不断地传导到物价,传导时间跨度至少要18个月左右。因此,央行抗通胀的任务还十分艰巨。通胀和夏粮丰收没有什么关系,和日本地震更是风马牛不相及。想像这两个原因让中国的物价下降,或GDP下降,从而放松对房地产的调控,除非一个原因:那就是任志强去亲自搞国务院总理。可是,任志强在小小的华远都搞不了总经理了,这个希望,也是妄想,而已。
再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浙江调研时指出,稳定物价总水平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中央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目标是明确的,决心是坚定的,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责任。温家宝强调,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要处理好总量和结构的关系,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综合运用好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等多种价格和数量工具,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9、关于中国高房价必跌,并必跌30%以上,其实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总要求。只要高房价不跌,中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只能永远停留在中央、国务院文件的那几张纸上。所以,为了一个真正强大的中国经济体,而不是泡沫体,中国房地产调控的政策,要坚持下去,直至所谓十二五结束,即2015年。那时,中国人民已安居乐业,也许可以过上比日本人更富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