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国英:提升密集度是破解农民工命题的重要途径
农民工问题的关键是农民进入城市、进入发达地区获得工作岗位后,工资水平低,买不起或租不起城市的规划区住宅;或者即使能买得起、租得起规划区住宅,也因为户籍门槛的存在,使农民难在少数大城市或东部发达地区住下来而成为当地居民。深入推进城镇化,保障进城农民工利益,已经成为破解农民工命题的重要途径。
袁志刚:中国人口客观决定城市不能走欧美模式
中国有13亿人口,客观决定不能拥有美国人和欧洲人居住方式。中国的人口已经13亿了,怎么样居住,怎么样城市选择,怎么样让生活更好,怎么样相互之间还提供服务,一分散以后就业都很困难,找不到工作。
我们现在讲“十二五”要提升服务业,前提就是你给我服务,我给你服务,相互之间提供服务,所有的活动都要社会化,都要交换的,这个只有香港能做的到。做一个很小的事情只要有规模就做上去了,但是一分散就没法做了。
毛丹平:城市密度反映了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
在什么情况下城市会密集?首先是制造业密集,比如香港过去新市镇运动,荃湾、屯门、上水、元朗,其实是将制造业移到这些地方才形成了密集的新市镇。其次应当是商业非常密集,因为消费者需要居住在商业发达的地方。第三是文化密集,提高密度是很重要的,能解决资源浪费,提高商业效率,但是能否提高人的幸福,关键在于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