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二手房动态 > 正文

保障房屡变闲置房 3600万套保障房如何分公正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1.04.07 来源:搜狐焦点

        未来五年,我国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但分配机制却没有跟上建设步伐。如何公正地切分如此巨大的“蛋糕”,考验着政府的公信力及社会管理能力。

  现象

  保障房成了闲置房,出租转售牟利忙

  福建省宁德市东侨经济开发区的华庭小区,是该市大型保障房项目,小区内共有15栋住宅楼、500多套住房。记者最近在华庭小区看到,小区内水电气和绿化等物业配套已经完备,却只有很少人家入住,多数住房的窗户和阳台空荡荡的,有的还积满了灰尘。记者从华庭小区物业管理处了解到,该小区交付业主使用已有3年多,目前入住率不足20%。

  经济适用房的拥有者本应是住房困难户,然而某些经适房成了牟利的手段。

  “丽华苑85平方米,1800元/月;红旗公寓90平方米,1500元/月;黄浦人家80平方米,1500元/月……”打开武汉几家房地产网站的租赁频道,就看到了上述出租信息,而这些房源大多是政府严禁出租的经济适用房。

  在南京,记者走访了秦淮区银龙花园一期、二期和四期,雨花区春江新城一期和四期项目。这里的不少居民是郊区拆迁农民和城市拆迁户中的低收入群体,他们反映保障性住房小区内时常能看到豪华车出入,小区内存在房屋出租和长期空置现象,有少数分到房子的人不太像是应该被保障的对象。

  难题

  准入难、公示难、管理难、退出难

  科学设置准入门槛,是实现保障房公平分配面临的第一道难关。准入门槛应该有哪些条件?保障房建设指标任务从中央到地方,层层分解。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居民收入、保障房实际需求等状况不同,准入门槛也会有较大差异。另外,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等不同形态保障房,覆盖不同层次的住房困难群体,其门槛条件各有各的针对性和适用范围。但往往是条件多了,操作起来就增加了难度。尤其在申请人收入这块,统计不很全面,导致一些地方出现“开着宝马住保障房”的现象。

  公开透明监督难,是实现保障房公平分配面临的另一道难关。2010年年底,深圳市政府在保障房大规模开建以来进行第二次分配,就引发了一些社会争议,申请人的信息公示难以令公众信服。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锋说,许多人发现,申请人的具体资产和收入等信息都有不同程度缺失,哪些信息该对外公布也不明确。

海西房产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海西房产网”,获取楼市新闻资讯。
地产要闻,一手掌握!更多关注@海西房产网官方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3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