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通胀短期不消除,支撑中国大部分楼市的基础性因素就还存在,那么楼市的就绝不会出现崩盘,其与调控前的区别就是结构性不同,即从限购区域流向非限购区域……
另外,据2010年份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到69.64万亿元,这不仅引发全社会对于未来货币泛滥的担心,也逐步累加造成了目前的通胀、资产泡沫化难题。仅在过去十年,我国M2已增长450%,形象的说法就是,我国的M2是GDP的1.8倍,而美国只有0.6倍,日本、韩国不过是1倍左右,仅在2008年这场调控,由于近10万亿的信贷,4万亿的振兴规划,3万亿的灾后重建,本就过度超发的货币向火一样,迅速融化了金融危机的冰冻,并把09年的楼市送上了九霄云外。试问,这种积重难返的顽疾,岂是区区半年时间就可以化解的,而通胀问题不解决,资金寻求不动产避险的动力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
第二,传统楼市旺季。由于春季是传统淡季,而去年春节又遭遇新国八条的打击,可谓淡淡季。从节前开始的需求观望,在呗限购前夕集中消化之后,就如同业内客户蓄水一样,又蓄积了一个多月,在4-5月期间,在非限购城市,限购城市的非限购区域,必然会有刚需、首改、再改甚至部分投资性需求试探入市。而供应方面,4-5月份将迎来集中供应高峰,绝大部分在售项目只会推出新房源,采取快跑策略(没房源的自然不加推,这么白痴的常识,笔者不注明下,某些傻逼呵呵的就会揪着小辫子不放,MD),而新项目也赶在春季传统旺季开盘回款。目前,不少开发商欲借5月初举行的一年一度的成都春季房交会,选择在4-5之间推盘,成都楼市必将迎来了难得的供应“小阳春”。据初步统计,整个成都市在3、4月有推盘计划的近90余个楼盘。
供应高峰是一个因素,基于极端性供应高峰,开发商在定价时,房价会策略性调低也是另一个促使刚需两旺的主因。
综合基础性通胀因素和供应高峰,以及策略性价格松动,全国非限购城市,限购城市的非限购区域必将迎来一个“苗条”的小阳春。
但是,毕竟今年的总体形式不好,楼市利空因素风云际会,即便小阳春如约而至,也改变不了全国楼市总体缩水的命运。本文“将迎来小阳春”是指阶段性的旺季,但修饰词是“苗条”,阶段性“阳春”也左右不了全年缩水的大局,而大局缩水和阶段性旺季也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