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美等国,通过大力加强保障房建设较好地解决了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这一调控房价的政策在很多国家效果明显,因此,我们同样希望,保障性住房的大量供应能成为稀释目前中国过高房价的源头活水。
在市场机制作用的背景下,许多居民不可能仅仅通过市场调节来解决自身的住房问题,特别是对于为数众多的中低收入家庭。因此,政府理应成为构建住房保障体系的主体。有序提供保障性住房,一方面,可以逐步解决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另一方面,给予市场理性的预期,减少对高房价的恐慌以及炒房预期。
控制房价和保障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房价稳定了,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就容易解决了;通过保障性住房,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得到解决,房价也就不会失控。所以,通过保障房的大量供应,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房价的上涨。这一调控房价的政策在很多国家效果明显,因此,我们同样希望,保障性住房的大量供应能成为稀释目前中国过高房价的源头活水。
廉租房:低收入人群的选择
在欧美等国,通过大力加强廉租住房建设及较好地解决好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房价上扬。作为国外的成功做法之一,我们不妨看看国外是如何实施廉租房制度的。
在新加坡,房产和发展委员会将廉租房的房租分为两个档次,分别约占家庭收入的10%(收入800新元或以下的家庭)和30%(收入在800至1500新元的家庭)。该委员会还扩大投资,让更多的家庭有房可租,租金也更贴近他们的收入。
美国主要通过面向需求方的人头补贴计划,政府机构协助房客与房主之间的租金谈判,然后代收房客的限量房租,房主的租金则向政府机构收取。房租不超过房客自身收入的30%。
法国通过立法推动廉租住房制度的实施与完善。早在1894年,法国政府就出台了建立廉价住房制度的法律。其后一百多年间,相继出台相关廉租房的法律。2000年,政府适时推出了社会团结和城市革新法,规定市镇的廉租房占全部住房建筑的比例不得低于20%。
2006年,《国家住房承诺法》的公布使福利性住房的供给大大提高。多年来,法国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发展,也得益于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制度。因为有廉租房的非市场化供应,低收入居民在考虑买房前,往往会优先考虑申请廉租房。这样,在商品房市场中,由于失去相当大一批廉租房的客户,买方人数因此变少,房价就会因为需求量不能大幅度上升而受到抑制。因此,房价也处于稳定状态。
鉴于发达国家廉租房制度在解决低收入阶层住房和抑制房价上的作用,中国建设部也早就明确要求,全国所有市县在2008年年底前必须建立廉租房制度。目前在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是由于向市场提供廉租房的数量有限等原因,这一保障性住房政策的作用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