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资讯
> 正文
被限购者调查:限购令下近八成业主拒绝抛售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1.03.12
来源:凤凰网
尽管没有确切的数据直接告诉我们目前被限购群体的规模,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个群体规模之庞大,足以影响到整个市场的局势和走向。
3月1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表示,目前住建部所要求的35个城市已有34个出台了限购措施,限购令目前没有停止的时间表。
不少机构对限购令的效果抱以极高期待。世联地产[28.10 0.36%]在报告中坦言“限购令或是楼市调控成败的关键”:限购令是楼市非常时刻的非常手段,其严厉化虽然可能会带来限购城市周边楼市及非限购城市楼市成交量增长和价格上涨,甚至也会带来即将限购城市成交量的爆发式增长,但政府调控楼市的坚定决心却显露无遗。
通过意向针对性调查显示,截至目前,有近八成的被限购业主表示,不会考虑抛售手中物业,仅有约4%的被限购业主因为担忧后市,考虑小幅降价出售,其他人在还在犹豫。
换言之,大量被限购业主手中的物业并不能流入市场形成有效供给,从而改变市场供求格局。尽管这或许也不是限购令的核心目标,但不可否认,这并非一种理想的调控状况,这股力量或许就将是调控能否见效的一个不确定因素。
另一方面,限购令是典型“有形之手”对社会资源的再配置,因其强制性和部分不合理因素,广受争议,主要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
争议一:对非户籍居民家庭的限制被认为“排外”。尤其是对那些首套需求的非户籍居民家庭的限购,被广泛认为是“误伤”。
争议二:对非户籍居民家庭的社保和个税缴纳证明之要求,亦存质疑。社保覆盖度的不足和部分外来务工人员收入的低下,导致部分合年限的真实需求,因无法提供社保和个税缴纳证明而被限制购房。
争议三:限购限不住补社保、补税单和假离婚的歪招。补社保、补税单和假离婚是去年限购城市的规避手段,今年限购趋严,势必会导致上述手法被更广泛的使用。
或许,通过进一步了解以下这些被限购者的样本,进而针对性制定或调整各地限购措施,才能真正发挥其调控效果。
海西房产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海西房产网”,获取楼市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