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豪宅开发商“沪盘外推”
或许,销售良好的仁恒怡庭可以说明上述问题。
2月27日,上海新江湾城板块的仁恒怡庭第二次开盘销售,售价约7万元/平方米。记者从仁恒公司了解到,受楼市新政影响,仁恒怡庭的蓄客有所减少,大约减少近两成,投资客户几乎绝迹,现场购房客户中几乎全部都是自住需求客户。但仁恒怡庭开盘当天销售情况依旧良好,成交约30余套,共取得约7亿元的销售额。其中,非上海户籍购房者占到了绝大多数。
一位接近仁恒怡庭项目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仁恒怡庭的境外购房者中,一般是家庭成员中有一个人已在上海买过房产,还想再购一套,那就用家庭另一个成员的名字购买。这并不受限制。
而对于外资银行贷款问题,该人士表示,豪宅买家多数有能力一次性付清房款,但他们普遍不会放过使用贷款的机会。“能贷款当然要贷,贷不出才一次性付清。”
此外,目前外资银行的人民币贷款并不比国内银行的宽松。而由于外币贷款存在较大的利率优势,目前也有个别买家会选择办理外币贷款。不过办理外币贷款手续极其繁琐。
据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对旗下300余家门店统计,自2月1日限购令、房产税等针对非本市居民购房者极具限制的调控政策出台后,企业法人性质的购房占比则较1月份出现了明显提升,其2月占比为4.3%,环比增加了2.1个百分点。
看来,浦东新区房地产交易中心工作人员提供的“建议”实际早已在市场中被“操作”。而部分今年在上海有项目要推出的开发商代表也已向本报记者表示公司会考虑跨境推盘。
难成救命稻草
与此同时,也有人对这根“救命稻草”提出了质疑。质疑的声音认为,“技术操作”可行,未必代表相应的购买力会给出期待中的反应。
上海仁恒市场拓展部曹栋认为,境外客户不一定会成为购房主力。“国内企业可能在境外没有分支机构,去境外推介会比较麻烦。”曹栋说,如果公司在香港等地有办事处,在当地做营销颇为便利。
“在境外推介时,并非一定是平常看到的吆喝卖房,而多是公司高层向一些朋友介绍楼盘,看他们是否有需要购买。这些境外买家购买上海楼盘的原因多数是生意需要往来上海的。”曹栋认为境外推介更需要注意营销方式,跨境营销可能更适合如港资开发商这样在境外有渠道和客源的公司。一般的开发商出去可能会比较麻烦。
对于港人是否会投资内地地产,曹栋认为,香港的房子也指望内地购房者去买,可见这种情况并不是太乐观。
一位今年将在上海浦东推出豪宅的开发商代表亦表示不会考虑跨境推盘。“我觉得香港人来买的概率比较小,我们会主打区域购房者,房子最终还是用来住的,它是个不动产。”该代表表示。
今年1月香港地产研究机构置业国际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香港人投资内地房地产的数量约为15900~16900套,同比下降28%,购房金额约为173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3%。其中最受香港人欢迎的深圳成交量同比减少50%,属10年内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