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客难成购房主力,开发商“救命稻草”恐落空
“如果香港人买房不受这次限购政策的影响,那我们可能会考虑去香港推介上海的楼盘。”一些迫切想要知道新政下境外人士购房规定的豪宅开发商,正在为公司即将在上海开盘的项目寻找一条出路。
限购严令之下,开发商纷纷减缓推盘节奏以求对策,上海楼市也因此创下了连续四个周末零开盘的纪录。
但“拖”字诀只是权宜之计,想要渡过2011年调控难关,光“拖”着不开盘,肯定是不够的。
由于限购令把人群分为上海本地户籍家庭和非本地户籍居民家庭,因此,港澳台等境外人士到底是否属于非上海户籍让很多开发商困扰。多数开发商都认为限购令已囊括了所有可能在上海购房的境内外人士,尤其是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在2月17日发布的《关于本市贯彻执行住房限售等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二条指出:“自《实施意见》发布之日起,凡在本市购买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下同)的,均应执行《实施意见》中的限售规定,购买住房的时间以购房合同网上备案日期为准。”这更加让开发商和多数业内人士理所当然地认为:“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亦包括境内外人士。
部分开发商目前并不清楚,境外人士购房政策到底如何执行。他们更想知道的是,跨境推销能否成为他们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境外人士按“老规矩”买房
记者昨日以购房者身份前往静安区房地产交易中心进行咨询,在静安区房地产交易中心225窗口咨询时被告知,港澳台人士在沪购房确实不受此次沪新版限购令的影响,但仍受“限外令”的制约。
去年11月15日,外汇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管理的通知》规定:境外个人在境内只能购买一套用于自住的住房;在境内设立分支、代表机构的境外机构只能在注册城市购买办公所需的非住宅房屋。此外在查验资质环节也有更严格的规定。
“境外人士本来怎么做现在还怎么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境外人士购房仍旧按照此前的“限外令”执行,即一个人只能购买一套住房,如果境外人士此前在沪购有一套住房的,需要将该套房源售出,并等下家拿到房产证之后,才能够再购一套住房。
事实上,记者发现,“限外令”的操作空间要较沪新版限购令宽松许多。
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同样是限购一套,境外人士购房不需要税收证明,只需提供劳务合同和香港身份证即可。“劳务合同可以不满一年。”
更有甚者,连劳务合同都不需要。浦东新区房地产交易中心3号咨询窗口工作人员表示,香港人在沪只能购买一套房源,但不需要税单,也不需要劳务合同,拿证件就可以购买。
当记者问及若某位境外人士在上海已购有一套住房,还想再购一套该如何操作时,工作人员说:“你开个公司吧,以公司的名义买。” 随后,他又表示:“你要这个人买一套那个人买一套我也不管,反正我们就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