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资讯
> 正文
土地稀缺岂能拱手让人 福州商业地产进入自持时代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0.12.17
来源:海峡都市报
“自持物业”既考实力又考能力
主持人:这一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对开发商有怎样的要求?要注意防范哪些风险呢?
黄海雄:自持物业对开发商是一大考验。首先,实力不足不强的开发商,若自持比例太高,无疑将对企业自身资金运转造成压力;其次,商业的开发与住宅开发完全不一样,运营团队、管理上,模式均不同;再次,对于自持物业的商业地产而言,一定要有前瞻性,对整个城市的发展、经济水平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定位上要找准,方能经营到位。
王小英:目前的自持有几种,有些是整个项目全部持有,有些是局部持有,视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当然,这其中跟自持物业存在商业风险不无关系,因为商业氛围需要一定时间的积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且商业的运作不同于纯粹的物业销售,因为不论在招商还是在未来开放运营的过程,都需要有相应的专业团队做保障,同时在这个过程也增加了持有物业的风险,因此对开发商的资金实力及专业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
李刘伟:自持物业需要有现金流、团队等多重保障,要有很强的计划性,需做到“规划在前、设计优先、招商先行、统一运营、统一管理”,是一个有组织、富有挑战且精细的系统工程。
杨臻: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自持商业运营的考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招商能力、资金运营、商圈管理,因此,对应地,企业在开发过程中应做好并提升自身的招商整合、商家管理、运营把控、商圈培育等各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