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北京房地产开发商开始转战二三线城市。
2011年房地产主市场不再是开过奥运会的北京、世博会的上海、举办过亚运会的广州,逃离北上广深开发商也许是迫不得已:一是拿地太困难,二是拿地成本过高,三是竞争太激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而二三线市场正在迅速成长,像下围棋一样不布局二三线市场成为开发商的主要战略。
5,更多的传统房地产企业转型为商业地产,甚至会将重点瞄向三 四线城市。
我的一位业内好友曾跟我说过:“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三四线商业地产将成为最后一桶金”。我深以为然。
在中国进行城镇化过程中,不可能所有人都涌向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北京的生活成本很高,交通拥堵成顽疾,因此,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大量的人口涌入地级、甚至县级城市中。这些城市在第一轮的住宅市场火爆中,商业配套需求迫切,商业地产会受到政府、开发商和老百姓的一致鼓励、支持和欢迎。中国的三四线城市分布广,数量大,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6,房地产职业经理人主体意识会更加苏醒。
房地产资源包括资金、土地、职业经理人,而且职业经理人的作用愈发的明显,现在年薪百万招项目总经理在北京已是很难的事情,每天都有老板找中经联盟要人,哪有哇。
这也许就是中经联盟成长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没有什么比人的力量更强大。
2010年中经联盟年会将于12月19日下午一点在中国大饭店举行。参加年会的不光有王石、李晓林这样的董事长,还有国土局、住建委、中房协、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的主要领导,另外还有1000多名房地产从业者,联盟力量愈将强大,职业经理人主体意识更加苏醒,这标志着中国房地产行业真正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