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农村人口逐渐转移到城镇,城镇人口迁移到城市,其结果是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被迫接纳更多的外来“移民”,当政府的保障房供应不上时,光靠商品房一条“腿”,显然难以“抵抗”旺盛的居住需求。这种供需矛盾导致
房价不断被推高,房子成了“吸金石”,吸引各路贪婪的投资资金加入其中牟利。同时,
房价的上涨也传导至土地市场,地价也被推高;如此循环,高地价再来推高
房价,造成
房价居高不下。
房价的上涨带来的直接问题是“寸土寸金”,花同样的钱,我们能购买的房子面积将越来越小。居住小户型已经成为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人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10年,福州房价翻五倍
2000年,福州市区的平均房价仅在2000多元/平方米,10年后,福州市区平均房价已经涨到万元/平方米,翻了五倍。以40万元为例子,10年前,这笔钱可以在福州市区买一套120-150平方米的大房子;5年前,可以买一套80-90平方米的两居室;而如今只能买一套30多平方米的超小户型,甚至还买不到。这样的残酷现实,足以让更多的人被迫加入到购买小户型的大军中来。
记得,2001年,福州的金山新区刚刚启动,那时金山的房价仅1400元/平方米,最贵的商品房才卖2000多元/平方米,当时市场上最好卖的产品是120~150平方米的户型。谁能料到,近10年的今天,金山的新房可以卖到万元/平方米,这样的房价令当时最畅销的户型变得难卖了,而此时,开发商能做的就是将户型面积改小一点,让更多的人可以买的起。
3年后福州房价超2万?
前不久,记者在采访福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房产人时,他语出惊人,作出“未来3年,福州市区平均房价将突破2万/平方米”的预测。
他说这句话的理论依据有四条:第一,中国人“有房才有家”的传统观念始终未改变,所以社会上才有了“丈母娘经济”、“无房不婚”等说法。第二,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快,导致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而城镇人口向中心城市转移。这些“外来移民”举全家之力,乃至两代人之力,只为在城市购买一套房子。大量的居住需求,推动城市房价只能往上走。第三,“土地财政”现象一时半会难以改变。第四,政府保障房供给短期内无法满足数量庞大的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需求。
居高不下的土地价格
11月8日,楼面地价起拍价2.8万元/平方米的福州原双福楼地块,因符合资格的申请人不足3人,当天取消拍卖,它以高昂的起拍价成为福州“准地王”地块。分析人士认为,起拍价比较高,除了该地块本身的区位价值较高外,和拆迁成本高有直接关系。而拆迁补偿标准也通常参考周边的价格。
其实,近些年福州地价始终保持上涨的走势。在2005年前,福州楼面地价始终保持在2000~3000多元/平方米的稳定水平。从2006年开始,地价才开始上涨,到了2007年,达到高峰,最典型的是2007年9月11日,万科豪掷27.2亿元将五四北地块收入囊中,楼面地价高达7096元/平方米。而当时,周边房价才卖到6000多元/平方米。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福州土地价格回调,至2009年,又再次上演“疯狂”,当年福州“地王”频现,楼面地价也频繁超过万元/平方米。即便是政府大量推地的今年,地段好的区域,地价依然挺在万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