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曾以31700万元拿到昌平某地块的开发商,在当时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这个项目我们争取今年底明年初推向市场。”事实上,该项目已于今年6月中旬开盘,项目二期也将于近日开盘。日前记者再次采访到这位开发商,他告诉记者:“这个价位比较适中,所以销售成绩不错,已售出70%。”他认为,在房地产调控的关键时期,开发商普遍不愿定高价了,定价主要是基于成本考虑,而地段优越、交通便利再加上合理的定价才是打动“刚需”、提升成交量的主要动力。记者注意到,该地块当初的楼面价格为4482元/平方米,而此项目开盘均价为17000元/平方米。据其介绍,二期开盘价普遍高于一期,所以该项目二期开盘价将为18000元/平方米,这个价与周边二手房价相当。
部分地区房价的松动吸引了不少“刚需”。在海淀地税局门口,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正在等待办理业务的购房人,其中有8位是结婚用房或是为子女买房,有两位属于卖小换大的改善型购房。北京链家地产置业顾问小黄说:“新政已经持续近5个月,积压了很多刚性需求,而这部分购房者的购房需求比较迫切,市场一旦出现低价盘,就会很容易拉动需求。”
那么,作为楼市的风向标,成交量持续上涨,二手房业主及开发商会否出现逆势提价的行为?张大伟分析认为,市场成交量继续上涨,价格会面临上涨压力。但目前价格不论是商品房还是二手房依然处于高位,在政策没有放松甚至存在收紧预期的情况下,价格很难上涨。还有专家表示,虽然近期交易量有所上升,但主要是由部分低价入市的个盘拉动,整体销售并不理想,以当前的成交量还难以支撑房价上涨。
曹建海认为,今后的房地产业发展,按照现在开发商暴利模式肯定是难以为继的,房价还有降价的空间。他以目前的空置率计算以及房价下跌50%至60%的房贷压力测试结果来判断,中国所有城镇的房价将从2010年的最高点回落40%至50%。
值得注意的是,号称“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已有将近5个月,但部分地区房价并未出现预期中的下跌,部分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基本上是稳中有微升。对此,部分开发商和专家对记者坦言,大城市最核心地区的房价肯定难降,因为中心城区已经快没有地皮了,而大城市的郊区地段新开盘房价下跌了20%左右。
争议声:回暖与调控?
促良性发展才是调控目的“现在成交量开始回升了,房价马上会再涨的,快买吧。”一位房产中介跟客户这样说道。在他们眼中,房价就好像跷跷板,调控一“压”就降,一“松”则又起。房市调控如何走出“一压就降一放则起”的怪圈?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曾对本报记者说:“当前中国的房价,绝不会越调控涨得越快,现在关键是要寻找到一个能使房市趋于良性循环的调控思路,敢于调控。”
我们看到,当前房市的调控综合了土地、财政、金融等多部门、多项政策的配合。在金融政策方面,银行各种房贷政策相继收紧,近期加息传闻也传得惟妙惟肖。我们看到,购房优惠利率退出已经成为现实,从8月初对第二套房认定标准确定为认房又认贷开始,金融政策又开始了一次全面收紧。据北京中原地产统计显示,目前北京八成银行已经基本取消了首套房的七折优惠利率,大部分执行八五折优惠利率,而第二套房更是严格执行首付五成、利率1.1倍的政策。张大伟计算,相比较新政前,同样贷款20年80万元,即使第一套房,也需要多支付92691元的利息。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况伟大认为,最近市场的反弹,很可能是短期行为,楼市调控不可能半途而废,事实上已进入到关键时期。房地产调控不仅调的是房价问题,还应兼顾经济发展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应使房地产市场回归健康发展的轨道。
在近期召开的2010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专家普遍表示此轮调控并没有结束。首创置业董事长刘晓光说:“楼市调控尚未见底。现在很多政策已经实施,对楼市的房价控制是有效的,但现在楼市的交易量还没有达到正常水平。”上海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表示,住房在中国既是社会问题,又是金融问题和产业问题。他认为,过多的流动性和国际热钱的涌入对房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房市调控应解决金融市场产生的“困惑”。
不能否认的是,楼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效果,投机需求以及过快上涨的房价得到了遏制,土地政策更加规范,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相信我国房地产市场最终会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