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了1万元/平方米 选择“潜伏”楼市
2008年年初,毛先生买了一套城北的新房,当时买的单价是1.3万元/平方米,投资兼自住。2008年下半年,楼市行情急转直下,毛先生附近的几个楼盘都加入了大折扣行列,跟毛先生所买房子品质类似的楼盘,甚至有低至9000多元/平方米的特价房。毛先生楼盘所在的板块,楼盘均价从1.3万元/平方米,一下子拉低了每平方米两三千元。
看到买的房子市场价格刷刷往下跌,毛先生每天心情都很郁闷。他买的是一套107平方米的三房,毛先生算了一算,买了半年多的房子,总价掉了30多万元,对于一个普通白领来说,这笔钱可是相当于四五年的工资啊。毛先生后悔买房时太冲动,再等等就好了。
2008年年初,毛先生买的是期房,交付前是没有办法出售的。毛先生又是一阵后悔,如果是二手房,看到市场不好马上就出手了“止损”了。2009年杭州楼市进入了疯涨的行情,毛先生的心情犹如过山车,看着周边的二手房价格一天一个价地往上涨,附近新盘销售价格也步入了2万元/平方米的新高度,毛先生心里喜滋滋的,转念一下,感叹幸好是期房,没有办法出售,不然等不到2009年的这波行情了。
今年六月,毛先生买的房子交付了,现在陆续进入二手房市场,按市场价来看,毛先生的这套房子价格在2.3-2.4万元/平方米之间了。买房到交付两年多,毛先生的这套房子每平方米涨了1万元,这套房子总价相当于增值了107万元。现在房子交付了,毛先生的卖房计划打算搁置,等待楼市回转的那刻。
点评:2008年买了期房的,大部分今年陆续交付,经过2009年这波楼市疯涨,这些房子进入二手房价格就比当年买进的价格涨了近一倍。期房是无法进行二手房交易的,这期间,买了期房的购房者以旁观者的角度看楼市起伏。类似于毛先生这样,房子从亏了30多万元,到增值了107万元,两年期间楼市的巨大波动,让他无限放大了看涨楼市的心态,选择“潜伏”楼市。
别人不买 正好可以挑房
上个月,董女士买了一套西溪板块的二手房。听到她买房的消息,身边的朋友都十分诧异,逆势买房,风险不是很大么。董女士凭借自己的买房经验,觉得市场冷的时候,正好可以挑选一套自住房,一来不用跟别人竞争,二来还可以跟房东还价。
董女士的买房底气来自于当年的经验。2001年,董女士想到市中心买一套新房,改善居住环境,她看中的楼盘销售均价每平方米六七千,而周边品质差一点的新盘,销售价格普遍在4000元/平方米左右。对于是否买这个楼盘,董女士的家人是有分歧的,丈夫说买房的这笔钱可以炒股,董女士却坚持换房,她说这个楼盘比周边新盘要贵,具有综合品牌、小区环境、物管等诸多优势的。最终,董女士买到了这个楼盘一套面积130平方米的新房。现在这个楼盘的二手房价已升到3.5万元/平方米,而且比周边类似年代的新房,二手房单价每平方米高出四五千元,这套房子十年间涨了近六倍。
现在,董女士打算再换房,买居住环境更好的楼盘。她认为,自住肯定时间比较长的,三五年内不会考虑房子的涨跌,当然房子长期是看涨的。董女士选房的时候会遵循一些原则,选房的时候,董女士是以品牌、小区环境、房型为主要考虑因素。董女士的找房过程比较顺利,房东都肯还价。董女士说,楼市追涨的时候,这是不可能的选房状态。董女士从容地挑选了两个多月,终于锁定了一套西溪板块的次新房二手房,最终,董女士以低于市场价2000元/平方米的价格买到了心仪的房子。
点评:楼市行情不明朗,类似于董女士这样的改善型的刚性需求,经过多次的换房,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买房体系,买房心态比较成熟,即使在楼市的胶着期,也不打乱买房步伐。这些心态成熟的自住购房者,支撑着目前的二手房成交量,比市场价略低的高性价比房源是最容易成交的,因此二手房价格也没有因为成交量的上升而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