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调冲动
重庆之所以热衷于房产税还在于重庆市政府看到重庆楼市特殊环境中难得的调控机会。
在重庆市长黄奇帆看来,重庆市民要在6~7年实现居者有其屋,政府的宏观调控尤其重要。在2010年初两会时,黄奇帆就表示,加大政策性住房供应和税收调节是重庆市房地产健康发展的两条重要措施。
而在重庆城乡一体规划当中,未来十年将有约700万“农民进城”,这部分住房需求将对重庆楼市产生巨大影响。
“这部分新增的城市居民住房将主要依靠保障性住房来解决,商品性住房为补充的方式。”重庆房管局人士表示,目前重庆的保障性住房将主要通过政府资金及引导产业资金来解决,但资金需求将超过1000亿元,还需要来自房地产市场本身的调节。“房产税一旦开征,目前的方案是税收收入全部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形成资金的良性循环。”
重庆市政府人士表示,重庆方案得到了中央各部委的认同,一旦房产税确定开征,重庆肯定是首批试点的城市之一。
房产税被称为“中国版物业税”,其征收目标主要是增加房屋的持有成本,旨在完善房地产实现开发、转让和持有等多环节征税,被视作抑制投资投机性住房,抑制房价保障的重要调控手段,也是房地产调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5月31日,国务院批转国家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之后,上海、重庆等地纷纷开始了房产税征收草案的制定和上报,但来自国家发改委的信息表明,房产税目前仍然没有时间表。
与土地财政一次性为地方政府带来庞大收益不同的是,房产税是在物业持有环节征税,为地方政府带来的是更持续稳定的税收收入,这也是为何地方政府积极探索房产税的动力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