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容积率的把控势头已经初现端倪,一个逐渐浮出水面的消息是,高密度高容积率的规划要求,可能在未来会被强调提及,甚至于有望进入房地产业“十二五”规划之中。隐现其后的本质,其实还是对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强调要求。
“提高容积率的利处,最为直接的体现便是楼面地价的降低。”一位开发商直言不讳道,“尤其是那些需要动迁净地出让的地块,成本是放在那里的。假设你10个亿的资金投入进去,容积率2.0的地块分摊下来的土地单价,比容积率1.0的地块可降低一半。”
多位开发商较为统一的观点是,如果“高密度高容积率”的要求被归为总体规划纲领,对于房地产住宅市场带来的影响便是,市场供应量会随之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供应压力。”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认为。
“这亦是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需要关注的。”一家国企相关负责人称,“如果单纯从城市容积率来考虑,有些二三线城市的规划要求甚至还高于上海。考虑到未来土地利用发展空间,这一方面是需要予以强调的。”
不过,随之而来的另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是,如何在加强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下,又兼而考虑到环保低碳的问题。“超高层建筑的群聚可能会引发‘热岛’效应,但对于开发商来说,成本同样是需要顾及的。”上述企业负责人认为。他的解释是,以100米高度作为分水岭,100米以上的建安成本会较100米以下高出20%左右。“所以,30多楼的高层公寓产品应该还算属于可控范围内。”
鱼与熊掌是否可以兼得?在居住舒适度和加大供应量的问题把控上,上海现代城市设计院副院长朱望伟认为,在框架性要求的指导之下,CBD之类的商务区域可加大密度及容积率,以居住为主的区域则可适度。“根据城市风貌做相应规划调整会更为理想。”
陈晟表示,如何达到有效运用最大化,是当今集约利用土地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全盘土地市场来考虑,包括住宅、商业等各类性质用地如何做到合理比例划分,以达到长期持续发展性,是目前最为关心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