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半年经济增速回调成为高层决策的最主流的观点。
2008年末以来,中国依靠4万亿投资和天量贷款迅速完成了经济的“V”型反弹。今年一季度CDP增速甚至达到了11.9%的高位,不过担心也随之而来,大量的政府投资不可持续、过度的货币信贷刺激增加金融系统风险,地方融资平台的急剧膨胀造成地方财政风险,过度投资造成产能过剩,一系列刺激经济的后遗症迅速显现。
从4月份开始,工业增加值增速开始下降,作为领先指标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也随之下降两月,最能真实反映经济状态的发电量5月份也环比回落2.3个百分点,都开始显示经济过热的担心随之被经济增速下滑取代。下半年经济增速回调成为高层决策的最主流的观点。
六,近期征收房产税的可能越来越小
被誉为房地产调控的最有杀伤力的武器――征收房产税的可能越来越小,中国国家税务总局5月12日公布,1-4月份,全国税收收入(不包括关税、船舶吨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未扣减出口退税)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的增长势头,完成262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2%,增收6545亿元。
有预测认为2010年中国全国财政收入总额或达8万亿元。,无可争议的坐上了全球第二把交椅。有关政府财政收入比重过高、企业和居民负担过重、“国富民穷”的自发性的讨论迅速在全国开展。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小同。据他统计,我国现阶段涉及房地产的税种有12项之多,涉及房地产的收费更是多达50项,税费共计62项,这些都是购房人需要从口袋里掏出的真金白银。
如果在税收如此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再出台房产税,理由非常牵强,民心自然不服,显然不合时宜。
七,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在房地产调控的博弈还在进行中
地方政府对房地产调控当然是耿耿于怀的,因为“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赖以生存的命根子。一位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面对房地产调控和结构调整压力,地方政府压力加大,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也开始希望国家放松从紧政策力度,目前多数省区房地产调控细则不出台实质上就是在观望国家调控政策的下一步走向。这种博弈对中央政府的反压力也是显见的。
八,货币投放的监控也开始放松
目前,货币投放的监控也开始放松,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张汉亚认为,从6月开始,管理层已经开始放松对货币投放的监管,他判断6月新增贷款可能会有所增加。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则表示,下半年不宜出台进一步的调控措施,宏观调控应该主要倾向于落实已经出台的政策。他认为即使是楼市调控政策也有待进一步观察,继续出台政策的可能性则不会太大。
资产价格的控制与房地产市场的硬着陆也是二难的选择,资产价格的泡沫化,包括房地产价格过高是对中国经济很大的伤害。但房地产如果整个下跌,中国经济可能会出问题。考虑到政府对目前经济指标下滑的担忧,这意味着又要回到2009年初的状况,新经济刺激措施有可能卷土重来。
房地产已经成为经济工作的“俯卧撑”,在经济处于下降时需要利用它来提升经济的发展,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增加就业,它就得“撑”,就要挺得坚强。一旦经济复苏,利用它打压经济过热的势头,以达到降温的目的,它就得“卧”,卧得趴下。
楼市的走向,越来越扑朔迷离,楼市调控又要变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