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连一个完整的产业周期都没有经历过的地产商,仍然延续着之前的惯性思维,幻想着一觉醒来之后房价奇迹般地反弹,调控政策能够再度在一年内“松绑”。但这一次,他们等来的很可能不再是中央政府“雪中送炭”,而是更多“雪上加霜”的政策。
根据以往经验,如果在市场刚刚冷却时采取降价策略,即使幅度有限,也会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随着市场逐渐步入寒冬,降价的所带来的效应也将递减,开发商不得不花更大的代价,才能换取相对理想的成交量。
在本轮调控中,中央政府应谨防利益群体再度以各种理由要求政策“松绑”。上轮调控期间,地产商自比猪坚强,齐呼救市,之后又传出深圳出现“断供潮”及房地产行业出现“万亿资金缺口”的骇人消息。这些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希望宏观调控政策松动的企图。当然,最终相关利益群体如愿以偿。如果历史再次重演,楼市调控恐威信尽失。
此外,消费者也应具备最基本的“契约精神”。万科旗下部分楼盘2008年率先降价后,不仅遭到要求退房的消费者砸坏其售楼处的“礼遇”,而且“建筑赞美生命”的口号被改为“建筑折磨生命”。更有甚者,广州一个楼盘的业主因为房价下跌心里不平衡,在2009年8月曾上演了一场有惊无险的“跳楼秀”。上述行为只能令开发商对公开降价顾虑重重。
实际上,中国楼市已经到了不得不调整的时候。如果之前的疯狂状态延续下去,一旦泡沫破裂,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换一个角度、换一种心态来审视和对待宏观调控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持续调整的楼市,恰恰给开发商提供了一个自我反思、改变自身种种痼疾的好机会。过于粗放的开发模式是难以持续的,只有转向精细、集约的模式才能最终赢得市场。
“降价”,还是“死扛”,答案似乎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