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两个多月的房地产调控是否见效?土地市场或能一窥端倪。进入6月,各地土地流拍频繁,底价成交成为普遍现象,2008年的惨淡似乎正在重演。而地价对于房价的传导效应历来巨大,目前,在一些土地供应较多的地区,房价已出现明显回落。
这一信号,更影响的是开发商及购房者未来的预期,开发商新房定价普遍下调,市场的普跌预期正在形成。
土地市场惨淡重现
进入6月,土地市场重现了2008年的惨淡局面:各地土地出让频繁遭遇流拍,而即使成交地块的价格,也“紧贴地皮”,以底价或微超底价成交。
在土地最“热”的一线城市北京,6月22日上午,房山两块居住用地现场开标,其中一度流拍的窦店用地险些再流标,楼面地价每平米下探千元,仅为3700元/平米。
6月21日,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公告称,因故暂缓出让白云区金沙洲B3702A-06地块,据悉,金沙洲地块是收回的昔日地王,但此次挂牌起始价总地价约为11.1亿元,比原先的“地王价”打折近半。对于推迟原因和再挂牌日期,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未予透露。
二线城市也不例外。6月8日,厦门2幅土地流拍,最低拍出1454元/平方米的“白菜价”;6月12日,合肥225亩单体最大环湖地块N1004和177亩瑶海区E1003地块,均现场宣布取消供应;6月19日,苏州新政后的首次大型土地拍卖会举行,32宗地块4块流拍,11块地底价成交。
作为市场竞买主体的开发商,对于地价的预期已经“收敛”:在各地的拍卖市场上,开发商报价明显降低,报价都接近底价,甚至低于底价,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地价预期的基础是对未来房价的预期,”京城一位大型房地产商负责人表示,行业对于后市的信心已大减。
土地流拍和底价成交正是2008年的普遍现象。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地价的调整而来的,将是房价也进入下降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