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寸土寸金的黄浦江畔,已经荒置5年的“富士康大厦”地块,展现出启动的迹象。
本报记者调查了解,该地块是以“鸿海中国(大陆)总部”名义拿下,是当时上海“总部经济”招总计划的重要标的。
在5年的时间里,该项目除了坐享土地价格数倍翻番、建筑总面积翻番以外,富士康大厦的冠名也带来丰厚的广告效应。
粗略计算,富士康大厦建造成本起码需要20亿元左右。但对目前制造代工业利润日益压缩的富士康来说,这笔钱要一下子筹齐,也并非易事。
富士康国际财报显示——2008年,富士康全年净利润1.21亿美元,同比大减83%。2009年,富士康净利润3900万美元,下滑68%,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5.9%和0.55%。
尽管总裁郭台铭多次公开表明公司成立30余年,不曾进军房地产业务,未来也不会进军房地产业务,但本报记者调查发现,隶属富士康名下,一家注册资本在30亿港币的香港轩盛投资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房地产综合开发,或许成为郭台铭旗下新的利润增长点。
总部地块 荒置5年
本报记者调查了解,正预备启动的富士康大厦,是富士康企业集团于2005年签约,以“鸿海中国(大陆)总部”名义拿下,是当时上海“总部经济”招总计划的重要标的。
也就是说,该地块在功能上,其为“鸿海中国(大陆)总部”;在名称上,定为“富士康大厦”。
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在寸土寸金的陆家嘴滨江地区,几乎很少有土地是通过招拍挂的形式获得,在浦东新区政府的“招总计划”里,公司可以低于市场价一半的价格,在陆家嘴滨江区域兴建总部。
这即是富士康在2005年低价拿地的原因。但至今,该地块仍未正式开工。该地块周围环绕着花旗银行、环球金融中心、太平金融大厦等知名建筑。
本报记者看到的一份材料显示,直到2010年1月下旬,富士康大厦项目仍处于方案初级阶段,施工设计尚未开始。
不过,富士康仍在进行大厦的设计、建筑招标工作。在另一份材料上,记者看到,该地块预计建设周期为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预计成本3亿元。
材料显示,富士康大厦将采用自用和出租两种形式。将建成20层高的办公楼,办公楼面积达7万平方米;另设有4层地下停车场,为1.1万平方米;以及2.7万平方米的零售商业用房,总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大楼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用玻璃幕墙装饰。
在签约该地块5年之后,富士康大厦将“鸿海中国(大陆)总部”用以自用和出租。“按说,招总计划里,便宜给企业的土地,是让企业开设总部使用的。但很多企业都是以设立总部名义拿到地,转而变成集团的投资项目公司,极少自用,大多出租。”上述人士称。
根据相关政策,总部过来注册后,该集团在全国分公司的税费将上缴至总部所在的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富士康大厦也曾规划开工时间,建造周期为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
富士康大厦位于上海市陆家嘴金融区B4-2-1地块,占地面积为1万平方米,地上部分建筑面积为5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