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温州人的说法,炒房只是他们的副业,这点是可以肯定的。而上海和杭州,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房价一直高昂,与这一传统有关,当然同时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居民的收入水平之高,在全国也在最前列。
实际上房价高的地区也必然是经济发展强劲的地区。而遍布全国的温州人,在上海杭州置业,也是叶落归根的传统。
80后工薪族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投资的不敏锐,以及对经商传统地区,如温州人的投资心理的怀疑。对于房价物价的抱怨,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接受,导致80后群体抗压能力极差,经不起挫折,更看不起人家的奋斗,更对公务员群体的趋之若鹜。当然,也有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时间去解决。比如就业,比如收入差距。
炒房只是投资的一种方式。在投资渠道相当狭窄的时期,对炒房的追捧无疑是为数不多可以盈利的投资方式,前提是炒房可以出手去盈利。否则敏锐的温州人,是不会把钱财打水漂的。一旦楼市真的有泡沫迹象,投资人一定是最先感知的,而不是我们的大嘴经济学家最先感知。这在连续7年的楼市中已经被反复证明的。从02年就大叫泡沫的经济学家们,应该向80后的温州投资人请教一下什么是泡沫。
炒房挣钱的人们是聪明的,也是有独到眼光的。不需要人们看的起看不起,钱袋子鼓起来,才是对他们的巨大奖赏。至于眼红的和兔子一样的人们的臧否,没必要去关注。
如果直到30岁,还没有任何投资生钱的概念和想法,那么仅靠工资生活的80后白领们,这一辈子的买房梦想会压死你们。而且,贫穷将伴随着你们后半生。千万不要抱怨社会不公,是你们的眼光出现问题。当然,除了住房领域的投资,还会有更多的钱生钱的游戏规则,而绝大多数的工薪阶层把钱放在银行里迅速贬值,这是必然要远离财富的。实际我们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胀是不可避免的,人民币币值也在逐渐贬值,这也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把钱存在银行,房也不买,其他投资也不做,一定是财富的蒸发。
我们又开始了不鼓励消费,而且原因归于社会保障问题。那么试想一下,大家都不消费,经济持续萎缩也就成为必然。投资拉动我们抑制,消费拉动我们不鼓励,经济如何活跃,转型如何完成?这是大的方面。为了抑制房价涨幅,短暂抑制投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方式是有害的。
炒房无罪,这是必然的趋势。靠堵塞抑制房价,最终抑制的是消费者和房企的投资。这对经济是有害的,而且有害的程度相当高。新政仅仅月半,我们已经能感觉端倪。有报道:“从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的规划来看,增加住宅用地的供应也是此次房地产调控新政的重要举措。但根据前五个月的土地实际出让情况统计,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一线城市住宅用地出让面积仅占计划供应量的两成左右。计划虽然宏伟,但是从前五个月的出让情况来看,各地的土地成交量不容乐观。尤其是受4月份“供地计划出台前暂停出让”的政策影响,大部分一线城市当月的住宅用地都是零成交。如今小半年已然过去,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住宅用地成交量仍然未有起色。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粗略统计,前五月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一线城市累计成交的住宅用地面积约为821万平方米,占三地年度计划供地面积的比例仅为20%。”
新的供需失衡是不可避免的。新的暴涨因素正在强化,这是对政策过度干预的报复。而一次次的打压,一次次的报复,实在是不可理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