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2010年5月10日证券时报《土地市场降温、上市公司地王悉数被套》一文,很有感触,现将其主要内容摘要整理如下:
一、地价已较最高点下降20%—40%
房产新政后,上海首场土地拍卖结果显示楼面地价降温明显,已较今年的最高点下降20%-40%。万科、招商地产和中国建筑旗下中建地产等前期高价拿地的各大房地产企业纷纷被套,而在香港上市的上海证大房产则因外滩地块被标普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
二、时隔70天已折价10%
今年2月26日,在10余家开发商的激烈争夺下,相邻且容积率相同的松江广富林2-4号地块最终由万科联合招商地产以16378元/平方米的高楼板价摘牌,并创下松江区“地王”纪录。5月7日,上海北方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18.4亿元的价格拿下松江区广富林2-6号地块,折合楼板价13724元/平方米。由此估算,万科和招商地产所拍得的土地,仅仅时隔70天就已折价10%。
三、上市公司拍地也不见得冷静
香港上市的上海证大房产,也由于今年92.2亿元拍得的外滩地块而陷入信用危机。4月30日,标准普尔评级宣布继续将上海证大房产的“B+”长期企业信用评级列于负面信用观察名单。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李国宜认为,证大地产92.2亿元收购的上海商业地产地块,该笔出让金相当于证大地产2009年末手头现金的15倍,而且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支付,因此他预计证大地产的流动性将出现紧张。此外,证大房产还面临其他短期债务,包括12个月内到期的2.82亿元借款以及其他需支付的土地出让金。而在支付9.2亿元首期土地出让金后,公司手头现金将仅剩7亿元。标普认为,如果证大房产未能在6月底前获得足够的资金或承诺支持此次土地收购,标普将其评级至少下调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