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万亿房贷承压:“全景式”压力测试紧急启动
“同样的房源,挂的还是同样的价钱。”5月13日,指着小区附近的中介公司公告栏,家住上海浦东新区潍坊路的刘女士说。这一天距离房地产调控新政出台近1个月,而刘所说的那套房子,放盘时间更久。
虽然目前房子卖不动,但开发商也不能洗洗睡了,因为手里囤的土地,必须要开发。“我接触到的几位开发商认为,从长远来看,房价还会上涨。但事情不会因此而消停,开发商最为艰难的日子就在眼前。”5月12日,一家上市银行地产金融部人士直言。
开发商焦虑的同时,银行业上下已启动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
“刚刚收到方案,大家都在忙压力测试,一方面向银监局汇报统计数据,另一方面等待总行的测算模型。”5月13日,某大行上海分行人士透露。一位券商研究员称,5月20日为报送测试结果的最后期限。
多位银行人士称,此次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由各行“自下而上”开展测试;二是30家银行向监管部门报送个人住房贷款、开发贷、土地储备贷款的原始明细数据,由监管部门“自上而下”开展压力测试。
这还是一次“全景式”的测试,房地产相关上下游行业贷款,以土地、房产为抵押的贷款,均在测试范围之列。“主要看银行对风险和损失的承受度。”上述大行上海分行人士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位银行业高层人士称,从2009年的情况来看,中国银行业对信贷风险管控的敏感度尚需提升,这也是压力测试的动因之一。
“自上而下”测试启动
据银行业人士透露,此番房贷压力测试在以各行“自下而上”的基础上,增加了监管部门“自上而下”的方式,即银行报送原始明细数据,监管部门据此进行测算。
本报了解到,需要报送原始数据的银行共有30家,包括5家大型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和房地产贷款规模较大的8家城商行,此外还有2家农商行和3家外资法人银行。报送数据包括个人住房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和土地储备贷款。
前述银行人士称,监管部门对报送数据的要求非常细致,如个人住房贷款,需要报送利率、首付比例、偿债能力和贷款发放时间等具体情况,时间节点为2010年3月末。
“开发贷还需要分开填报抵押情况,一是用于抵押的土地市值,二是用于抵押的在建工程市值,有些数据正在进行手工统计。”上述银行人士续称,这样监管部门就能掌握开发贷的抵押物构成;而按最新要求,开发贷应一律以在建工程为抵押。
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截至2010年3月末,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0.1%,以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5.4万亿元计,房地产贷款余额为9.13万亿。其中,主要金融机构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为8.18万亿元。
8.18万亿细分来看,其一,3月末地产开发贷款余额7453 亿元。根据统计口径,地产开发贷款的对象主要为土地储备机构;其二,房产开发贷款余额2.10万亿元;其三,购房贷款余额5.33万亿元。
银行人士称,各行在“自下而上”开展测试时,不仅需要测试在不利条件下,个贷、开发贷和土地储备贷款的质量状况和预计损失,还要测算相关上下游行业贷款和以土地、房产抵押的贷款情况。
前述大行人士称,所谓上下游行业贷款,需要依靠专家的判断,一般是指与房地产行业密切相关的,如钢铁、建材等上游行业,以及家电等下游行业。
某大行授信部人士称,一般而言,抵押贷款的抵押物以土地、房产为主。据本报记者统计,14家上市银行中,抵押贷款余额占比超过40%的有4家,低于30%的有2家,介于两者之间的有8家。截至2009年末,14家上市银行的抵押贷款余额约为8.6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38.6%;而14家银行按揭贷款与开发贷的规模约为5.7万亿元。
多位银行人士称,本次压力测试所考虑的风险因素,主要为假定房地产价格和基准利率出现不利变动。但一位银行人士提醒,压力情景只是反映市场不利变动的某种情况,不代表监管部门的预测。
揭开抗风险的“底牌”
此前,多家银行披露了较为乐观的压力测试结果,引发市场的猜疑。但一位银行业高层人士指出,就个贷而言,30%的房价下跌容忍度,结论基本可信。
原因有二,首先,以个贷来看,首付两成是能够保证的,这就可以对抗房价下跌20%;其次,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他认为作为抵押物的房产会出现自然的增值。
除贷款质量变动之外,银行损益变动情况,以及拨备、资本充足率也是压力测试关注的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