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税收政策。税收在北京争议极大,特别是5%的营业税,非但没有起到增加买房人成本的作用,却在供不应求大背景下,转嫁给了买房人,助推了楼价。我认为税收杠杆在北京要慎用,否则事与愿违。
4、产业政策。比如户型比例的规定、捂盘惜售的惩治,效果不是那么刚性。
刘明康一句话,所以就顶上了11条效果,这是中央政府的“杀手锏”,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用的,说明真的急了,这一招对楼市、特别是北京楼市,应该是一个沉重打击:
1、房地产板块股价会跌,幅度会很大。
2、极大限制楼市购买力力,抑制购房需求。按照我的经验,每提高10%首付标准,会消灭20%的买房人入市,从现在的40%二套房首付,提高到60%,会消灭40%的二套房购买者。
3、间接降房价。首付提高,购买力下降,开发商为了保证销售速度和回款,价格就不会再加,甚至会有促销降价现象出现。至于是不是会出现拐点,还要看市场反映。
4、压缩了楼市资金进入。房价抑制疯涨的主要原因,是各种资金挤入楼市,从而推高房价,提高首付,抑制需求,从而限制资金流入,开发商资金紧张的现象又会重演。
5、降低银行风险。楼价直追香港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能不让人担心,降低银行风险,实际上就是避免美国次级贷现象在中国重演。
以金融政策为主导的房地产新一轮调控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且注定是精确制导,将引发楼市一股大震荡。只要是为了经济好、只要是为了老百姓好,这一轮调控就会受到全社会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