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之前,房地产的部分约为总量的20%,基本建设部分约为80%。1998年之后两者比重发生了巨大变化,房地产部分快速上升,非房地产部分快速下降。目前从投资看,房地产部分占70—80%,但由于土地出让成本的原因,两者的开复工面积基本相等,每年略有不同,有时是房地产占60%,有时是非房地产占60%。
房地产业住房的生产量每年约400多万套(2003年为302万套,函配建的经济适用住房45万套等),约为城镇家庭总户数的1.7—2%之间(加二手房交易量不到3%),即一年生产竣工的住房总量在总存量中也不过只占3%左右。全国目前的住宅总存量约为140亿平方米,其中80%为成套住房,其他为非成套住房(如筒子楼、平房等没有独立厨房与卫生间的非成套住宅)。
自1998年以来,全部住宅竣工总量约为74亿平方米,其中商品房住宅竣工总量约为45亿平方米,这之中还包括了一些商品房被单位购买后又房改化的房子,也包括部分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占140亿平方米中的32%。真正的商品房约只占25%左右(扣除房改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等配建的房子)。
假设2005年统计中的8.8%第二套住房都是购买的商品房,则等于2000年至2005年的商品房住房全部为投资客所购买了,一套首居自住房都没有,这可能吗?
反之,如果扣除2005已有调查的二套住房情况,则将2006—2009年的部分商品房都卖给投资于第二套住房的人,则这部分总量约为总存量的10%,这也是不可能出现的。假定每年商品房中购买第二套住房者的比例为30%(全国660个城市都平均为30%,几乎是不可能的,总量约为5亿平方米,这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则在总量中不到1%,全国拥有第二套住房的家庭总数不到10%左右。(与2005年相比城镇总户数增加了,原有拥有第二套住房的比重下降了)。
中国是个以人口众多为特征的国家与城市,因此如以10%计算约有2000万个家庭拥有两套以上住房,这个数量也是巨大的。假如全部都是商品房,则约相当于4—5年商品房的竣工总量。但如果大量的消费者是从房改房进入商品房的升级,并用房改房的出租收入变成商品房的还贷来源,则证明拥有第二套住房的情况即使再多都应是一种改善型需求,是合理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