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最后几个月,关于首套房和二套房等优惠措施变化传闻充斥着市场,也困扰着消费者,使得二手房成交量翻了几倍。
2010年1月中下旬,市场传闻有部分银行将要取消首套房贷款利率7折优惠措施,但是却未能得到银行官方的证实。
2月2日,中国银行却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银行。中国银行将居民购买首套自住房的贷款利率由7折提升为8.5折,在市场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中国银行表示,为进一步落实差别化信贷政策,优化贷款结构,近期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进行了适当调整,降低了个人住房的利率优惠幅度,区分贷款用途、区分客户信用状况实行差别化定价。
中国建设银行(5.55,-0.12,-2.12%)高级经理赵庆明对《华夏时报》表示,中国银行上调住房贷款利率是一种商业化的调整,主要原因来源于信贷额度的控制。
就在中行上调贷款利率后,国泰君安发表报告称,中国银行调高利率后,其它商业银行可能也会跟风相应地提高利率。
额度管制致资金紧张
提高利率减少住房贷款
虽然一直在传闻关于首套房和二套房优惠政策要发生变化,但是市场人士都表示,房贷优惠政策的变化也是剑指投机,可能更多的会在二套房及以上住房购买上进行限制。
从2010年初,政府取消营业税的优惠政策后,商业银行也统一口径恢复了二套房政策,而不像2009年二套房政策享受的优惠措施等同于首套房一样,这样也导致了一线热门城市的房价飙升。
2月2日,中国银行率先提高了首套房贷款利率,从以前可以打7折到现在可以享受8.5折的优惠措施,中行也是市场中第一家提高首套房利率的银行,中行也指出,这是为了进一步落实差别化信贷政策,优化贷款结构。
虽然部分大型商业银行并未及时跟风“涨价”,但是商业银行对申请购买首套房享受7折优惠客户的折扣却进行了全面提升,要求这些客户必须是优质客户。或者申请者想要享受7折优惠的话,可以提高首付的成数,似乎商业银行在变相地提高房贷利率。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经理赵庆明认为,中行这次上调贷款利率是一种商业化的行为,也是商业银行本身信贷额度受到控制所导致。
2009年,商业银行全年放贷达到了9.59万亿,在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中,一直致力于海外业务的中国银行却拔得头筹,放贷量居五大行之首。
2010年新年刚过,商业银行发放信贷有愈演愈烈之势,首周发放了6000亿元,到1月19日,商业银行放贷达到了1.45万亿,而与历史放贷高点1.89万亿元相距不远。
正是有如此放贷的冲动,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月末不搞突击放贷,并且对商业银行每月、每季度的放贷占比也有了一定的限制,对放贷过多的几家商业银行征收了差额存款准备金,并要求银行回收贷款。
赵庆明指出,正是由于商业银行放贷冲动过于强烈,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要求均衡放贷,并对商业银行进行了信贷额度的控制。正是由于信贷额度的控制,导致商业银行做出商业化的行为,调高了房贷利率,减少房贷资金的支出。
赵庆明补充道,在信贷额度一定的条件下,商业银行会更加优化配置自身的信贷。目前,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利率则是在基准利率上浮10%,相对于在基准利率下浮30%的房贷利率显然不能够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