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经不再适用于这个时代了,这已经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是泡沫造就了这个新时代。
因为旧时代从来没有次贷危机,没有如此疯狂的金融衔生品,没有高达几百上千亿的美元的资金像幽灵一样流动着。经济学家金岩石说泡沫是一种新的财富形态,现代人要善于经营泡沫预期时,有心的人们就要重新审视我们面临的高房价时代的泡沫现实,以及思考如何与泡沫共舞,如何享受泡沫。
一般来说,经济学家认为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就可以说明泡沫出现:1、资产价格远远超过合理价位(相对于股价来说,房价的合理价位更容易计算,只需要将未来的租金收入折现即可,国际公认的房价/租金合理比值为200-300,我们早已超出了这个范围。有的地方甚至超得不可思议);2、成交量巨大,经济经历了一个长期的繁荣周期(去年成交近4.5万亿,长达十年的持续繁荣。价格的上涨引发更多资金的追涨,而新资金的注入令泡沫进一步膨胀,从而形成“正反馈”);3、从事该项资产(如房地产)投资和相关行业的人突然增多(如果街上出现房地产中介公司比饭馆还多的情况,就更说明房市出现了巨大的泡沫);4、媒体、舆论、学术界就是否有泡沫分歧很大(房价泡沫已经长时间成为社会的热点)。就以上情况来看,泡沫鉴别已经有结果了, “超理性繁荣”——泡沫已经是铁定的事实。
问题还是很多:我们与时俱进了吗?我们如何认识这种“超理性繁荣”的泡沫?如何在泡沫中操作?买进?观望?出货?高兴?痛苦?咒骂?
传统的理论都认为,市场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因此市场价格总是正确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事实证明,这越来越是一厢情愿的想法,经历了持续的繁荣和多次杠杆作用之后,目前世界范围内可以使用的流通货币的总量已经远远超出实体经济总量的多倍。这些钱的主要作用已经演变为为了逐利而不断寻找机会推高资产价格,也就是在不断制造一个又一个泡沫。
就是说,市场价格恰当地反映资产价值已经成为不正常的少数形态,价格围绕价值的波动将会加剧,而资产呈现泡沫状将成为正常的多数形态,再换句说,不管你接受与否,不管你理解与否,泡沫化可能将在一段时间内是正常的。当泡沫成为常态时,我们必须坚定承认,常态泡沫并不可怕,过度泡沫化才恐怖。还有一点,全世界人民都认为房价呈现泡沫不正常,可是回首八年来,房价真正回头寻找过价值吗,什么人可以确定在短期内能够让房价恰当反映房产价值?不是不好办,是根本办不到。这时考验人的就是是否应该顺应时势,是否应该坚定与时代同步,并踩准节拍,否则可能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