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税开征似乎已成定局!
今天股市虽然汹涌上涨,但这则消息还是让地产股黯然下跌。
这段时间,对于开发商而言,似乎是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坏消息。许多期盼房价下降的普通民众,欢欣鼓舞,以为物业税可以一举荡平房价上涨之势。
真的会这样吗?
从长远看,会的!但短期内,恐怕物业税不会产生太大作用。
一、物业税短期内难以改变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的形成,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要知道,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开始,再到1998年住房政策市场化以后,我们经历了十多年的房价、地价的上涨时期。地价、房价互为推手。这期间,庞大的卖地收入,给城市带来了重要的发展资金。对于许多土地收入占到整体财政收入一半以上的地方政府而言,物业税实在是不够填牙缝的。
这些年中国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在大兴土木,建设新城。中国政府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是一个大政府的体制,政府的职能很多,权力大,挣钱多,花钱的地方也多,花钱也是大手大脚。什么市政、供水、交通、教育、卫生等都需要政府投入。西方则相对来说是一个小政府,人家也过惯了紧日子,每年依靠稳定的物业税收入精打细算。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土地财政,仅靠物业税,恐怕中国的地方政府就要喊揭不开锅了。很可能的结果是,土地财政还会继续保留较长一段时间。待物业税等税制改革较为成熟时才会退出。短期内解决不了土地财政,自然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经济对地方政府的捆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