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轻轨节能串起人口密集区
泉州市一位交通规划设计专家表示,包括泉州在内的国内外许多城市,都出现了交通越来越拥挤的状况,发展轨道交通是较好地解决拥挤的办法。他认为,轨道交通便民、安全、舒适,受益的还是在泉州工作生活的百姓们。
泉州市交通部门一位工程师透露,泉州市不久前再次讨论过轨道交通建设的问题,并且有想法将轨道交通延伸到南安、安溪等地区。他认为,轨道交通建设的选址比较适宜放在人口相对密集的中心城区,比如目前1号线设计的串起泉州市区、晋江、石狮等沿海地区。不过建设轨道交通,需要考虑的细节问题有不少。这位工程师表示,比如轨道穿行中心城区,会不会使现有已显得不足的市区道路资源更加窘迫。同时,轻轨建设也要考虑周边配套的转乘设施的规划,使轻轨交通真正便民。
【轻轨1号线畅想】
城北:
一个农民的轻轨梦
夜幕下的福厦高铁泉州站董埔特大桥下,一片漆黑,向远望去,偶尔有星星点点的灯光。这里是南安丰州西华村董埔自然村境内,村民黄先生说,泉州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的起点就在这里,村干部告诉他,他和村里的许多村民家的房子都要拆迁。对于未来轻轨将从家门口经过的提法,他说,做梦都没想到。
昨晚,黄先生坐上记者的采访车,一起前往蚶江。车子从坑坑洼洼的董埔自然村村道出来,驶上省道307线。司机对路况相当熟悉,走的是经江滨北路、江滨南路、陈埭,最后到蚶江的路线。司机说,还有一条路线,就是经省道307线,然后走少林路,经坪山路或刺桐路,从晋江大桥走。
一路上,黄先生和记者聊起了他跟这条路有关的往事。年近四十的他,前些年常骑摩托车到石狮祥芝批发海产品,然后拉到丰州一带卖。骑车到祥芝,要一个半小时,来回就得大半天。“路不好走,陈埭一带特别堵,两地离得远,那边的朋友也很少。”黄先生说,除了批发海产品,他很少去石狮蚶江一带。
黄先生有个朋友常去石狮服装城批发服装,用朋友的话说,是“去一次怕一次”。他说,朋友走了好几回,还记不清沿途应该怎么走,因迷路闹了好几次笑话。
上世纪50年代末,黄先生的父辈常挑着大米到蚶江一带去换地瓜,经常是早上出发傍晚才到。从肩挑到公路,再到未来的轨道交通,黄先生越聊越起劲。“有了高铁,到福州、厦门近了;有了轻轨,到晋江机场快了。”黄先生偶尔也坐飞机,带妻子出门旅游。从丰州到晋江机场,要折腾上半个多小时,如果轻轨通到机场,那有多方便啊。
一路聊到蚶江,记者发现,这一趟路程约40公里,走了约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