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秘密的事实是,在全国各地,被囤积、闲置多年的土地几乎随处可见,甚至有闲置土地长出遍地杂草可放羊。近年来诞生的“地王”项目,正在晒太阳者大量存在。有机构专门对2007年的地王项目做过调研,结果是,除了少数退地的之外,一半以上都处在待开发状态,闲置未开发的占了绝大多数。
另一家机构的研究报告显示,从1998年到2008年,政府投入房地产市场开发的土地约为31亿平方米,而截至去年底,实际开发的仅19.4亿平方米,这就是说还有将近12亿平方米的地是闲置没开发。
另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国排在前十名的开发商囤地规模已达3亿平方米。其中,恒大地产以5100万平方米居首,碧桂园和雅居乐分别以4360万平方米、2950万平方米居第二、第三,万科以2450万平方米居第九。有人按今年前三季度的销售业绩进行推算得出结论发现,这些开发商的土地储备,最长的可供开发40年,最少的也可供其开发6年。潘石屹把中国9家房地产上市公司08年年报上面公布的数据、土地储备的数据和同年建成的建筑面积对比进行测算发现,最高的一家上市公司土地储备是151年,最低的也是20年。
可同时还出现了另一景象,不少开发商在拥有巨大土地储备的前提下依然大规模买地囤地。目前,政府供应到市场的土地,有大量的被这些开发商以资源储备的名义囤在手中了。在这些开发商中,不乏是今年和2007年“地王”的得主,绝大多数是上市公司或国企开发商。有人以开发商华润置地为例分析指出,在2008年,华润置地的拿地数量是销售数量的8倍,在2009年,华润置地的拿地数量也是销售数量的两到三倍。这也就是说,华润置地的拿地速度远远超过卖房的速度,而就在土地储备已经足够多的情况下,华润置地今年仍然在大规模拿地。事实上,从今年土地市场来看,这种情况并不鲜见。今年保利地产等大型开发商的拿地壮举,已经让不少人叹为观止。
一般来说,开发商疯狂拿地囤地闲地的基础动因是基于利益驱动,而导致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政府。
首先,事实上,在房地产行业,开发商往往图谋着两次赢利。首先,开发商把大量供应的土地囤在手里,通过时间差、价格差获得土地增值利润,尽可能大地获取土地赢利。然后,再以当前该地区的地价为参照,以计算土地赢利后的地价作为成本,再来设计房价获取房屋开发赢利。
其次,一些开发商纯粹是土地商人,或许根本就没想过要做产品开发,只求等待地价上涨之后,将土地卖出,获取纯粹的买卖土地利益。在这里,需要看到的是由于单纯囤积、炒卖土地的风险很小,比开发房屋的投入也要小很多,而往往可能获得比开发、销售房屋更高的利润率,就促使了一些开发商只囤积买卖土地而不开发房子。
再则,由于现在单纯靠倒卖土地赚钱的机会并不太多了,而储备土地很受资本市场追捧,因此,一些开发商图谋着利用土地储备在资本市场上大肆圈钱,通过囤地而从金融资本市场利益。往往是,开发商囤积的土地越多,股票的估值就会趋高,股票的投资价值就会被投资者追捧,企业就可能更容易上市的机会,获得更多的上市股票发行及起后的增发等资本融资。
而刺激上述动因的一个重要因素则是,房价预期被不正常地持续推高。由于房价预期被扭曲,房价持续上涨,拉升了地价预期。而政府乐于地价上涨,甚至以各种手段推升地价。正因为这样,囤积土地这种简单的商业行为,拥有了暴利机会,拥有了暴利空间。
其实,相比而言,本文作者陈真诚分析认为,房地产市场制度建设欠缺,土地政策得不到有效执行,是更为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