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财富没有增加,而货币多投放会导致什么情况呢?很多人都会回答,那肯定会通货膨胀啊。可是,我们并没有看见千万种商品平均价格加权指数的上涨,而是万千种商品价格更加低廉,中国民众的购买力不足,而所有的商品产能都在过剩。当然,经济学家一直就有这么两种学派,一个是费雷德曼的货币主义学派,理论核心时,只要多发行了货币就是通货膨胀,因为货币相对商品贬值了;还有一个学派,是加缪尔森学派,是主张千万种商品加权指数上涨才能认为是通货膨胀。
明眼人一看,这里会出来一个名义上的通货膨胀和实质上的通货膨胀,费雷德曼讲得正是实质上的通货膨胀,而加缪尔森讲的是名义上的通货膨胀。2009年以后,中国还会发生房价上涨,但是,都不可能是实质上的上涨,而是名义上的上涨,实质上在以后漫长的年代,相对货币价值,中国房价至少有十年的下跌。2009年的上涨已经透支了未来十多年的价值,只有像成思危这样的毫不负责任的经济学家才会嘴巴一张就说,房价长期肯定看涨。什么是长期?什么是短期?对资产来讲、对人生来讲,十年就是长期,在十年里价值都已经被透支,那就是长期下跌。还往哪里涨?
回过头来,再来看看多发的货币去了哪里?中国经济的深层矛盾是民众购买力不足而产能过剩的矛盾,所以,多发的货币最好的流向是去了老百姓的口袋,然后,全体国民开始高消费,有了消费热潮,才能带动生产,才有宏观经济的尽快复苏。可是不,正像我们所看见的新增发的货币都流进了楼市和股市,促使了资产价格的上涨,衍生了经济泡沫。增发的货币大量流进了股市,股市的泡沫就要破灭;货币流进了楼市,房价就要长期下跌。中国人忽悠的本事天生的高明,没有通胀,他可以忽悠一个通胀预期。就连央行行长也多次强调所谓的通胀预期,岂不知通胀就是通胀,经济学上根本就没有通胀预期这个名词。而泡沫就是泡沫,泡沫是掩盖不了的。
我们的总理可以充当高级售楼员,以涨价的方式去库存化,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大量库存的商品是以连续7个月涨价的办法,被抢购一空的。中国的房地产在2009年做到了,当然,没有总理运筹帷幄是不可能的事。但是,随之而来,人民币的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和通货膨胀应声而来,中国民众将要以漫长的辛劳为流动性的泛滥买单。每一次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而对本币都会出现大幅贬值,2002年如此,2007年也是如此,2010年也无法逃脱这个局面。所以,以后漫长的岁月,不管人民币对美元如何升值,对本币都是贬值的,如果再诱发通货膨胀,直接导致的是中国社会财富的缩水,而不是资产价格的实质性上涨,明白了这个意思,就应该明白了中国现在的房价对应宏观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城市居民的购买力存在多么巨大的泡沫,未来房价不可能上涨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