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广州楼市爆冷
房价步步高买家重陷观望》,这是《广州日报》对对广州十一楼市的评论,或许不单是广州,买家新一轮的观望正在全面崛起。
实际上,往年十一黄金周各大开发商都采取的一定折扣销售,而换取了满钵的销售。但纵观今年,房价高位的逆水行舟,销售惨淡也就不足为奇了。
祸不单行,国家同步发出调控高房价的信号
尽管楼市成交惨淡,但祸不单行。在高房价不但影响到民生,而且关系到GDP数值和内需拉动效应的前提下,国家开始着手政策调控。继前段时间紧缩二套房之后,接着中央政府把“继续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继续有条件的宽松货币政策”,对房地产行业贷款融资套了紧箍咒。同时国家正在研究的物业税开征,已经中国人民银行对于加上明年初加息的暗示。一系列的动作预示着高房价的调控已经刻不容缓。而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已经开始有所动作。
10月9日,南京对住房公积金贷款进行了重新调整: 2009年10月10日起,个人还贷能力系数由0.45调整为0.3。与此同时,对所购房屋建筑面积为144平方米以上的,以及夫妻双方任何一方再次申请公积金贷款的,其贷款额度为可贷额度的50%,即从原来的30万降至15万。
在房地产火热的07年,也正是紧缩二套房贷、央行连续几次的加息,高房价终于勒住了前进的缰绳,继而逐步跌入了08年的窖底。而现在,几乎是07年的翻版。
有价无市,降价是下阶段的趋势
尽管市场仍然存在诸如经济形势好转、局部区域仍然供销两旺、开发商不差钱及地王效应等一些让开发商赌盘的虚支撑,但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市场销售是衡量价格的度量值,当销售日益低迷时,最直观的说明就是价格已经高出市场和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毕竟,房地产是大众消费品,而不能变成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