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应对土地拍卖 谨防“面粉”贵于“面包”
刘波:从地产开发的角度来看,其实我有一定忧虑,中心地块一直是开发商最热衷的目标,地段好、价格坚挺,而一般开发为中高端项目,也容易成为企业的品质标杆。但另一方面,我也担心这样的“香饽饽”会引发地价的新一轮上涨,很有可能出现新的历史高位,从而引发福州房价的新一轮上涨,因此,我建议开发商理性审视福州土地市场,政府也应及时加大土地供应量,从而平衡市场的土地供需。
林旭:如此大面积的旧城改造,大部分是用于商业金融项目,我想对目前的住宅市场改变不会太大。市中心的地块由于区位的优势,向来是开发商关注的焦点,但是需要提出的是,市中心的地块地段好,土地成本自然高,加上这次是旧城改造项目,拆迁和安置也是不小的成本支出,因此,要考虑资金风险和成本压力,拍地要谨防“面粉”贵于“面包”。
茶馆话余
留足“公建”,才是真福音
“旧城改造”怎样改才是真正的城建福音?这是值得规划者与运营商共同思索的问题,然而,对于老百姓来说,在高档的商业配套、新兴的品质楼盘之外,最渴望的,莫过于留足“公建”。
在西部,成都的城市建设值得称道,在商业和民居之中,也为市民们留足了绿地。仅二环内,就有浣花溪公园、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向市民开放的大型公园设施。而有花园城市之称的厦门,也在小小的岛屿之上,慷慨地规划多个城市绿肺,据说市民步行10到15分钟就有一个公园。这样的“公建”,不仅给老百姓留下了足够的生活空间,也相应地缓和了城市紧张熙攘的面貌。
尽管目前土地已经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但从城市规划的长远大局考虑,或许,于高楼林立之间适当“留白”,才是真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