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国土局的处置,我们当然要上诉。”该律师当事人告诉记者,他们每次去国土局办事时,国土局的人为闲置土地纠纷的事忙得晕头转向,应该是有不少“地主”在上诉。
深圳市国土局代理律师、广东淳锋律师事务所尹德军律师告诉记者,目前正在审理的闲置土地诉讼案有三件,一宗是因不服部分不符规划的土地被收回,另两宗是不服收取几百万的土地闲置费。而原因各不相同,具体内容尹律师说不便透露。
曾在深圳某大型房地产上市公司负责拿地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土地闲置查处是很严格,但真正收回去很困难。规划变更最容易产生矛盾,政府会象征性地收回一些难度低的土地,以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占用地为主,而一般私人公司收回去就很困难。
英联国际不动产董事长郭建波告诉记者,很多土地是政府方面的原因,不能按时完成拆迁,政府对此本应该给予适当赔偿,却还要求“地主”自己来承担被动闲置的损失,很不合理。
处置闲置土地的暗箱操作
但从2006年8月8日起,凡涉及清理目录范围内的已批未建地一律暂停办理用地手续,这直接导致了一批新的闲置土地。
2008年9月26日,媒体报道深圳市国土局透露,已依法收回闲置土地87万平方米,另有多宗闲置土地进入依法收地程序。此外,深圳市已征收土地闲置费约1.13亿,其中一宗地块涉及闲置费高达5640余万元。
今年9月7日,又有媒体报道,深圳已收回39宗闲置土地。但记者多方打听该消息,并未得到证实。目前究竟有多少土地被收回?有多少收取了闲置土地费?每块土地的处置方式是什么?深圳市国土局一直没有正式公开过明细。
位列154宗范围内的其中一家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道出了信息不透明的缘由,就是可以黑箱操作,而闲置土地处置的内幕则是,国土局给上述清理范围内的开发商下达一个处置通知,如果开发商不是因自身原因而造成的闲置,就会立即开始行动,一般是两种途径,一是找关系,二是打官司。
“打官司都是台面上的做戏流程,即使最后官司能打赢,办理手续也会受挫折。所以有些人宁愿请人走关系,上至市政府,下至具体的执行部门,没有上百万是摆不平的。”该负责人苦言。
“雷声大雨点小。”该负责人笑言国土局处置闲置土地,更多的是把通知发给开发商,然后开发商再四处奔波走关系,最后那些要求缴纳的土地闲置费,就通过变相花钱搞关系进了一部分官员的腰包。
上述拿地人士对记者说,闲置地主要是在一些偏远地带,投资环境不成熟,也有很多闲置地是因为拆迁问题一直拖着。
据记者了解,不符合规划的部分,政府虽然是有偿收回,但都是按照同期出让价格补,拆迁费用不会算进去,按照现在的土地价格,几乎是低价回收。一旦投向市场,溢价空间令人想象。而清理闲置土地的过程,也是对政府的执政能力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