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部严打闲置土地的命令一出,深圳从2007年开始普查的闲置土地,又提上日程。
《华夏时报》记者从国土局拿到的首批处理的418宗闲置土地统计明细中显示,近四成土地需要上缴闲置费并限期开工,但记者并未从公开渠道了解到这批闲置土地的详细资料。
对于国土局一直未正式公开土地明细,一家土地被处置的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道出了其中黑箱操作的内幕……
418宗闲置土地明细曝光
李民(化名)于1998年,以300余万元签下深圳某区约2.5万平方米土地的土地合同,但因村民拆迁阻力,直到2007年1月,李民才准备开发,然而,问题来了。
2007年5月,深圳市规划局某分局告知李民,该土地规划有所改变,部分用做道路用地,政府有偿收回,路的一边用做工业用地,另一边改成住宅用地。
在李民正为规划变更而奔走时,2008年9月,又收到了深圳市国土局某分局下达的《通知》,要求收回与规划不符部分,其余土地在15天内上缴约250万元闲置土地费,逾期将收回该土地使用权。李民认为,由于规划更改造成闲置,不是企业自身原因,不应该收取闲置费。
李民并非个案,记者从深圳市国土局消息人士处拿到了一份土地闲置的明细表,文件显示,2007年5月15日-6月15日期间,深圳首次展开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工作,共清理已批未建地735宗,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
从记者拿到的首批处理的418宗土地的明细表里显示,其中154宗,占总处理土地近四成的土地的处置方案是收取土地闲置费、限期开发,在这154宗中间,与李民情况相同的共有17例,这些“地主”包括深圳市宝安海洋实业有限公司、中国石化[12.18 3.05%]深圳石油总公司等公司,项目最早的是1996年。
在这份私密资料中,有每一块处置土地的宗地号,但记者在国土局网站上查询,均未查到这些土地的任何信息,而国土局表示这些信息暂时不对外公开。
记者试图联系上述公司求证目前土地开发状态,以及最后被收回的土地数目,但未能全部找到这些公司证实。
政府处置涉嫌违规
一位替“地主”代理行政诉讼案件的律师告诉记者,他的当事人不服国土局对于其土地的处置,要求国土局撤销处罚决定,他们在区法院败诉后,上诉到市中级法院驳回了一审判决,目前该案件仍在诉讼中。
该律师在办案时意外发现,深圳市政府在闲置土地清理风暴中存在诸多违法之处。深圳处置闲置土地没有经过《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处罚前权利告知、听证、下发《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决定书》、告知诉权等必经程序,处罚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