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刀的名气其实已经相当不错了,尤其是跟房地产粘点边的行业里,可谓是家喻户晓。但其实牛刀虽然笔耕不辍、言辞激烈、观点颇具爆炸力,但实际上牛刀一直都“牛”不起来,甚至显得有些声嘶力竭了。
对于这样一位关怀民生的独立评论员,为什么邓超明在这里却挑他的刺,说他不牛呢?这不是小看这位兄台,而是有一些问题在这里挑出来,大家分享一下,供唱空派们参考一二。先看完我列出以下的三点原因,看官也就能明白其中道理了。
一者:众所周知,牛刀一直是楼市的“唱空派”,一直以来都坚决地抨击高房价,对多位房地产大佬是横批竖挑,而且大多数时间里做出的楼市预测都是“房价会降”、“楼市会得到调控”,当然离不开对“房价高涨危害”的分析,实际上他的判断大部分时间是失灵的,房价涨的时间多、降的时间少得可怜,而且降的幅度也足以令购房者悲观的,不过由于长期始终如一地坚持一种观点,所以牛刀有时候好像对了。其实就像预测股市一样,如果一个人长期讲股市会“牛”起来,有一天股市确实来了一轮上涨,看起来确实这人有先见之明,其实这不过是长期坚持的状况下一次偶然的碰巧而已。
高水平的评论员应该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判断,不断调整自己的观点,而不是长期坚持一种,这样反而会让“粉丝们”受伤,因为他们可能信了你的话采取了对应的决策,实际上这个时候你说的话只是自己的主观意愿,而非市场行情的反映。
从这方面来讲,牛刀有必要进行一些评论方式上的校正,以便给他的支持者们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指导,也给“唱空派”更多的智慧支持,而不仅仅是在爆炸力的文章标题下用主观意愿性的东西去填充内容,然后吸引一大把点击量。
二者:牛刀在行业里很有知名度了,但有个很关键的问题是,作为“院外人士”,其观点和声音、建议很难影响到官方的决策,在一些有关房地产政策的相关研讨会上都鲜见牛刀,这既是国内的一个常见现象,但也确实民间智囊人士的一大失败。
如果作为民间智囊人士,如果无法影响到官方决策,只能以非主流的形式存在,发表一些观点来吸引关注,其实有时候只是在娱乐大众、增添话料而已,对楼市的影响还浮在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