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半年,当“小阳春”、“回暖”、“涨价”、“地王”这些字眼充斥着楼市时,人们不禁开始猜测下半年的房地产业是继续“疯狂”还是回归理性。一些大城市已率先出现“观望潮”,另一些城市则开始重新收紧二套房贷,而“泡沫”的呼声也再次涌现,这些“证据”似乎都在指向“拐点”的到来。
7月销售开局不利 购房者学会理性观望?
上半年“一路高歌”的局面并没有延续下来。刚进入下半年的第一周,北京楼市期房成交就出现骤降。来自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全市期房住宅签约总量为2656套,环比上一统计周期的4286套下降38.03%。
“从最新的统计数据来看,房价的上涨并未导致一些分析人士预测的购房恐慌,反而将北京楼市刚开始释放不久的刚性需求压制了下去,经历了2007年楼市,购房者思想已经趋于理性,如果房价继续攀升,北京楼市有可能陷入新一轮的观望。”相关分析人士认为。
与此同时,因涨价潮而带来的“观望风”在广州等地表现得十分明显。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最近两个月,广州楼市的周成交量已经从最高峰时的4000套腰斩到2000套。
实际上,上周在全国监测的33个城市中,楼市成交面积环比下跌的达到23个城市。其中,跌幅最大的是成都,达到44.1%;其次为广州,降幅为40.32%。
收紧二套房贷 政府介入过热楼市?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就是政策市。”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认为,如果政府控制投资性需求,楼市还是会出现大转折的。
记者了解到,最近,杭州二套房政策已经开始收紧;山东银监局也下发了关于规范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通知,紧急叫停包括二套房贷在内的多种违规行为;此外,福州、成都、上海、南京也已经显露出收紧二套房贷迹象。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市场价格已经涨得太高。其中的泡沫风险可能会引发政策层面有所动作。而这一从紧信号将或多或少影响到改善型和投资型需求的减速。
“这是地方政府基于当地市场的判断。当房价上涨过猛、投机出现时,地方政府可能就会采取此类措施。”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主任陈国强认为,当楼市出现泡沫的时候,其他城市也可能会有类似跟进的举措。
2007年房价上涨过猛直接导致深圳首现崩盘,随后,2007年9月,央行出台收紧二套房贷的新政。至此,全国楼市开始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