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杭州紧缩二套房贷的新闻一出,地产股便出现整体下跌,股市对这一政策预期的反应比楼市来得快。银监会已多次提醒房贷风险,前段时间,刘明康主席曾明显提出要把信贷与股市和楼市隔离。作为地方银监部门,杭州缘何抢先跳出来?笔者看来,这与近几个月杭州楼市中的投资投机比重快速提高密不可分。作为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的省会,杭州近水楼台先得月,温州、台州、义乌、宁波的大量民间富裕资金,对投资杭州楼市的热情,明显超上海、南京、武汉等外省城市。今年以来杭州房价的涨幅亦超过京沪等一线城市。所以,政府和银监部门对此的忧虑程度,明显高过其它城市。
那么,接下来房地产政策将何去何从。实际上,从今年一开始,中央层面的房地产政策就进入一个静寂期,持续到现在,这种静寂反倒越来越让人感到不安,隐隐中觉得政策会有所调整。为何要调整,不妨稍稍溯源。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是这么界定2009年房地产业发展目标的:“要把满足居民合理改善居住条件愿望和发挥房地产支柱产业作用结合起来,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减轻居民合理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负担,发挥房地产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
显而易见,中央希望房地产业在拉动经济走出低谷中出力,发力点有二,一是鼓励住宅消费,二是加快房保障性住房投资。可目前的现实是,随着房价的快速攀长,自住需求、尤其是刚需,呈萎缩态势,而投资投机行为却大行其道。勿庸置疑,这与政府的初衷有些背离。高房价所导致的民怨,是中央所不愿看到的,靠投资投机需求营造的楼市繁荣,很难说是健康、稳固定的。
笔者的判断是,三季度的房价涨速会考验决策层的耐心,如果出现巅狂态势,9、10月前后,很可能会出现抑制投资投机需求的政策,工具不外乎两个:紧缩个人房贷和提高税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