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三角,根据广东省统计局披露的数据,5月份这个省商品房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6107元,增幅3.7%。而具体到深圳,数据显示,5月份其住宅成交均价已经处于每平方米12900元的较高水平,而进入6月份之后,猛增至每平方米15400元。
与房价暴涨相比,刚性需求急现萎缩态势。6月以来,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商品住宅的成交量已连续数周环比回落,距离4月份的高点已下降10%至20%;福州、杭州、厦门等二线城市在二季度商品房销售量回落幅度均在10%以上。业内人士认为,这是累积的刚性需求逐步释放殆尽的结果。
专家指出,短期来看,累计需求使得今年的潜在需求量巨大。而近期市场成交回落,除了涨价因素以外,开发商新增供应和库存减少也是重要原因。但房价上涨过高导致购买力透支,可能造成交量大大低于均衡状态;同时投资性需求兴起将明显抑制住房消费,这依然值得警惕。
金融业界人士开始担忧,房价如果继续上涨,很多刚性需求群体可能将无法再通过延长还款期限来支撑买房。“四五年前,个人按揭的年限一般是8年或10年;到了2006年,按揭年限上升到15年至20年;而现在,普遍是20年以上,30年的也不在少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个人信贷部经理如是说。
地价疯狂新地王制造新泡沫
房价“回暖”的信号在今年二季度已明显地传递到了土地市场。厦门、重庆、北京等城市连连拍出了多个高价地王,2007年那个地价疯狂的时代似又卷土重来。
6月8日,厦门市一口气推出8宗土地,结果8宗土地统统顺利拍出,而且平均的楼面地价在万元以上。
6月25日,保利地产在重庆以38.1亿元拿下西南土地市场出让价格最高的鸿恩寺地块。而万科虽然争夺地王“失利”,但仍然拿出了9.5亿元在重庆的另两场土地拍卖中拿下了两块住宅用地。
6月30日,中化方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40.6亿元的天价拍得了北京广渠门15号地,不仅成为“全国地王”,还再次刷新北京单价最贵土地纪录,楼面价高达每平方米15320元。
北京的土地市场在3月份还是一片清冷,基本都是底价成交,5月份后,土地市场开始“发烧”,频频出现高溢价土地。6月份更是疯狂,天价地此起彼落,接近周边项目售价甚至超过售价的土地也开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