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07年为例,这一年可以说是中国“地王”频出、地价暴涨的景观年。据公开的资料显示,东莞诞生26.8亿成交的广东“新地王”;广州一地块以10.9亿元天价竞得,成为史上最贵“新地王”;杭州一公司以14.76亿元价格夺得某地块,楼面一举刷新此前纪录;南京出让一块土地尽管成交总价才3.85亿元,但楼面价格成为全国土地价格最高地块。
再来看当年的一组数据,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1%,创两年来新高。
那么,正值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此番“地王”频频出现,是否会印证老百姓的担忧而再度导致房价水涨船高,房地产泡沫再现?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曾在搜房网2009中国家居产业百强研究会成果发布会上表示,1-5月份销售数据表明,全国房地产转暖趋势明显。开发商销售回款和购房者购买欲望都增强了,这种情况下,政府推出好的土地,一定会吸引开发商积极参与购买的。此后,“广渠门外10号地”、“广渠路15号地”、“奥运村乡地块”等地块一一被挂到北京土地储备中心交易网上,大大地吸引了开发商们的眼球。
政府出让土地通常都是采取招标、挂牌、拍卖等多种形式。在土地出现流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土地出让率,全部采取竞价形式,最终结果就是“价高者得”。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以6月26日成都中泽置业19.6亿元的天价拍下的朝阳区奥运村乡住宅及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进行计算,如果去除2万平方米安置房面积,即该地块每平方米的单价为15217元,高成本显然会为高房价推波助澜。
经济学家孙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直白地表示,“地王”的频现,无疑是房地产泡沫的聚拢。”孙飞告诉记者说,“前期银行信贷的释放造成了流动性泛滥,这给房地产企业提供了大量资金。在此支撑之下,这些企业才有钱囤地。”同时,他还认为,现在的房价放到4年后是可以理解的。
举例来说,以北京为例,北京等一些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远高于国际通行标准。北京大约为20倍左右,而国际公认安全数据为5到6倍。此外,北京房地产的租金净收益也不断下降。“如今出现这个高价就是在透支未来。”孙飞担忧地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