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企的房价依然超出了百姓的实际购买能力,在房地产政策的调整上,相关方面和不少地方政府一直缺乏足够的诚意,某种意义上说,专家学者们关于蓝皮书中的房价、暴利、调控等问题的争论,集中的焦点还是如何解决公众住房需求、规范房地产市场这些问题。他们的争议背后是焦虑的公共诉求
12日,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发表博文《<房地产蓝皮书>站在了开发商的立场》,称2004年以来,每册蓝皮书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都是错误的,“他们是房地产开发商为主体的房地产业的积极拥护者”。房价将在2012年滑入谷底,跌幅可能达到现价的一半。对此,蓝皮书主编、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回应道,蓝皮书的研究站在学者良心和对客观规律认识的立场上,没有以偏概全;降价只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5月15日《每日经济新闻》)
历来被打上专业、权威烙印的社科院“蓝皮书”,遭致社会各界质疑和批评的声音,越来越多。比较而言,此次社科院内部人士曹建海对《房地产蓝皮书》的批评,更为犀利、专业和深入,应该算是此类质疑和批评声音的集中表达。尽管曹建海持有的观点,的确不够冷静和客观;给出的结论,未必全部经得起推敲。但在笔者看来,这种争论的背后,“站”着的其实是汹涌而焦虑的公共诉求。
这种焦虑的公共诉求,聚焦在《房地产蓝皮书》的立场这个问题上。尽管牛凤瑞称蓝皮书是“站在学者良心和对客观规律认识的立场上”。但曹建海所说的蓝皮书的研究没有顾及到公众、所作的预测过多地迎合了开发商的意愿等观点,未必全是强词夺理。在编撰者没有给出解释的情况下,公众难免对蓝皮书进行的分析、作出的预测、给出的建议,产生或多或少的质疑。联系到一些所谓的学者专家被利益群体“绑架”为其代言的事实,公众生出如此这般的质疑,实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