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房地产市场所出现的回暖现象,使很多人变得疑惑迷茫,是楼市价格止跌反弹的开始,还是一夜之间市场信心的急剧恢复,所以,揭开这种短暂回暖最本质的原因,是避免楼市彻底崩盘的警钟。
楼市的成交量略有增加是客观现实,但是否像某些人所说的那种完全的乐观,却是值得推敲的,据笔者调查,成交量的增加并非媒体和开发商所宣称得那么邪乎,只是略有增加而已,而在这种微增的背后,却蕴藏着开发商、媒体和金融机构付出了绞尽脑汁的联手造假。
首先我们分析微涨的原因,一是憋了半年的市场刚性需求,在开春季节得以一定程度的释放是正常的,但应该看到这种是否并非是完全的,即使是刚刚入市购房的消费者,也是处于犹豫和急需之间挣扎而做出的无奈之举;二是开发商和媒体之间的默契,使成交量的数据含有很大程度的水分;三是人们因通胀的预期担忧而产生的恐慌心理。
而之所以界定楼市这次回暖,是市场短期内的一个回调现象,其实质是人为性的假象,其原因有:
1、房价依然处于暴利区间,没有达到真正的理性价位;
2、百姓对楼市价格的抗拒心理,丝毫没有打消,相反还有排斥度增加的趋势;
3、市场的存量依然高居不下,开发商的资金压力与日俱增;
4、廉租、限价和经济适用房政策的推出,给了观望者尤其是“夹心层”群体更多的期待;
5、诸如北京21家开发商联合降价秀的败露,使市场看到了房企真正急切和尴尬的一面;
6、有的售楼处“雇托”诱导被央视曝光,更揭示了楼市回暖一说不攻自破的窘象;
7、开发商与银行之间的假按揭现象十分普遍,使公布的成交量数据掺和了大量的水分;
8、媒体为了开发商的广告收入,难免报喜不报忧,因为有着软文和软新闻为广告服务的潜规则;
9、09年各地新挂牌的土地,不仅使存量增加,且地价成本和政策倾斜,对已有的在建在售楼盘的销售起到了巨大的遏制作用;
10、被套炒家推波助澜,在大肆制造混乱且企图趁乱出货;
11、某些专家像医托一样被开发商收买利用,发布极其违心的误导性文章;
12、 大的房企频频出现资金危机和生存压力,使房地产行业后市失去最有力的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