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万科的土地成本为2480元每平方米;2008年土地成本降至1880元每平方米。现在,万科按2007年综合均价折算,截止2008年三季度末存量新房达874亿元人民币,现房库存仅为50.1亿元。对2009年的万科来讲,消化这874亿存量新房是保证资金正常运作的前提,万科总裁郁亮说:万科也首次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5.35亿元。
万科首次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资金多少倒在其次,而是向市场传达出一个积极的信号:万科20多年来,首次使用存货计提跌价准备,不只是特别喜欢这个财务名词,而是预示着万科将开展全国性的降价销售,向高房价的最后一个市场性的堡垒发起总攻,将存货消化到历史最低水准。
中国楼市的存量新房是炒买炒卖哄抬房价造成的,属于典型的“三高产品”——高地价、高建安成本、高运营成本,也是前期楼市泡沫破灭留下的一地鸡毛。由于中国经济对房地产业的路径依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存量新房是泡沫经济给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埋下的一颗地雷,因为没有定时,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谁会踩上去,只是一旦引爆,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国家发改委数据的严重滞后,中国楼市存量新房远远大于已经公布的1.37亿平方米,业内人士预测有可能高达 4亿平方米,按照全国综合房价折算,积压资金9000多亿,而事实上因为三高产品大多积压在一二线城市的高房价区域,实际积压资金有可能超过2.5万亿,相当于2008年全国房地产销售总额。再加上10亿平方米的土地储备积压的资金高达3万亿,中国社会财富有5.5万亿资金积聚在土地和房产上,相当于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26倍,包括香港上市的大陆地产公司;相当于2008年GDP总值的六分之一,相当于中国城乡居民存款余额的四分之一,相当于2009年元月M2新增余额的一大半,如果不让这部分资金迅速流动起来,加印再多的钞票也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