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地方限价房争论
尽管很多地方政府加大了供地量,但并没有大规模降地价,由此不但没促成土地成交量上升,反而带来了地价将进一步下降的预期,由此造成了土地市场的流标事件频繁发生。
因此,地方政府在集中供地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其他办法来规避流标或地价下降的风险。例如,长春推出了土地出让金可以缓期交付,首期土地款只需要付50%的政策。而北京、上海等地则推出了保障房中配建商品房、降低土地出让条件的政策来加快推地。
逆市推地,最容易被开发商们接受的是地理位置好的城市中心地块,但是国土资源部要求,2009年供地计划中要偏向城乡结合部,不能集中在城市中心。这就意味着,2009年供地应倾向于保障性用房等民生工程,并且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城乡统筹作为2009年土地政策的主要内容。,国土资源部明显不想让地方政府在2009年重演2007年“土地财政”下的卖地热。
邹晓云分析说,“通知”的出发点是保经济增长,尽快落实刺激内需经济政策所需要的土地。因此,“通知”中对中央投资下达的重大项目用地放宽了条件,但是中央政策是保经济增长,而非保地价,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这轮土地集中供应中,仍有不同需求。
12月初,国土资源部已经召集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诸多涉及刺激内需资金下达的政府部门,就土地保障国家刺激内需政策做出了陈述。据悉,未来3年投资9000亿建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供应保障的主要内容。
但对地方政府来说,即使有中央财政补贴的廉租房建设,也要面临财政和信贷的巨大投入,对于中央财政不出钱的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地方政府更没积极性去建设。“鼓励民生用地,而每块民生用地项目都需要政府大量投钱,能给政府带来钱的商品房用地却卖不出去。”上述河北某市国土局副局长说。近期,河北、辽宁等地纷纷弃建经济适用房,而限价房目前仅在北京等一线城市推行,如今也面临弃建、弃购的问题。有消息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搁置了准备出台限价房管理办法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