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如果不是因为抄底而购房,其所谓的抄底背后,更可能是通过购房借贷给开发商,从而获取利息。”张利文说。
一位不愿具名的开发商对记者透露,临近年关,本来就缺钱的中小开发商更加难熬,温州人自然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这种时候,资金链濒临断裂的开发商如果想在短期内获得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资金补充,就不免可能沦为温州人下手的最佳对象。“只是温州人下手的目的,未必是真正买房,也就更谈不上什么抄底。”
谢如山显然对温州人“出手”的内情更为熟悉。他透露:“购房团和开发商以购房的名义达成合作,但实质上,开发商需要的远不止首付的20%或者30%,而是通过购房贷款合同向银行套取剩余房款。温州人真正想要的也并不是房子,而是通过名义上的购房合同生效后,从开发商那里收利息。”
谢如山解释,在这期间,购房团会和开发商有一个秘密协议:首付20%或者30%可以交给开发商,享有每个月5%左右的月息回报,而银行贷款由开发商负责偿还。至于房子,理性的购房团更希望能与开发商签订回购协议,要求一定时期后,开发商在一定价格基础上予以回购。如果到期开发商不能回购并退还首付本金,那么购房团则按照协议签订的较低折扣,比如原价的五折到七折左右拥有房产。
“温州人要的不是房子,房子买了总归要转手卖掉的,所以这其中的退出机制和相关保障是合作的关键。”谢如山说。
谢如山表示,这种投资方式对于温州人而言并不新鲜,自己接触的很多投资人都会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找到他,再由他或者托朋友联系到相关项目。
“只是之前我们主要在江苏、江西等地的二三线城市操作,那边开发商和银行做贷款比较容易。至于上海,大多数开发商都没到那个地步,就算做我们也不会大张旗鼓。”谢如山说。
对此,上述开发商表示,这种方式显然见不得光,但高出法定利息的部分,他们都会作价到首付款额中,表面看来没什么违规之处。而近期银行利率的大幅下调以及银行房贷政策趋向放松,显然更为这一牟利方式提供了更大空间。此外,“假回暖”也给市场提供了舆论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