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的1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调查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0.2%,涨幅比10月低1.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其中,已有43个城市的新建住房销售价格出现环比下降。深圳继续大幅回落,同比降幅已经达到14.8%,相比于广深的大幅下挫,上海同比1.4%的跌幅和北京同比4.2%的增长,业内人士分析这两个地区的调整才刚刚开始,后市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不过,在这些繁杂的数据中可以肯定结论是,相比于去年11月份,大部分城市的房价基本没有增长。
房地产年末乱象
但房价不增长并不意味着开发商就能在房屋销售量上得到补平。实际上,为了尽快回笼资金以解年关的钱荒,有些房企已经开始变卖名下的土地和房产。从第四季度以来的上市公司资产转让公告看,卖地卖房套现的情况与日俱增,据不完全统计,10月份至今,近30多家披露资产转让事宜的上市公司中有15家公司出让的是土地或房产。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尚且紧张到如此,中小型企业的捉襟见肘可见一斑。
临近年末,更多的开发商使出了浑身解数,要在08年这最后一月博一把。此前有媒体报道,杭州有开发商又重新推出了针对年轻人的“零首付”促销策略,以期将手里的房子卖出去。还有些开发商以内部员工价的名义打出所谓的低折扣以吸引购房者,但有业内人士爆料这当中也有猫腻。销声匿迹一段时间后,曾经在京城楼市无孔不入的山西煤老板,近日又被曝“包机进京抄底”,但已披露这也是地产商为自我炒作而策划的。与往年排队买房的热闹相比,楼市只剩下一片虚假的吵闹乱象。
再降息仍不能拉动买房动力
在房地产市场的求生乱象中,本周国家统计局又公布了两组值得关注的数字: 1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1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了2%,创31个月来新低。11日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4%,连续七个月回落。两大指数双双“跳水”,也跌破了预测的机构的眼镜。CPI指数涨幅超过PPI虽然表明通胀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消化,但同时也提示人们,市场需求明显不足,通缩压力明显加大。鉴于形势的严峻性,有关专家预计,近期央行还会有降息举措。
但是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再多的降息也不能立刻提升购房者买房的信心。正像业内人士所评论的,央行降息协助开发商降价远比不上开发商自己降价来得有效。有媒体总结,自房价调整以来,政府已经出台大大小小近百条政策,从开始的打压到到今年的反向调节,老百姓的观望情绪日益浓厚,信心一时难以调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