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文透露,这涉及到相关土地管理法规的调整和修改,需要尽快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这套细则。“土地管理法的有关内容也需要修改,征地制度的改革实际上已经纳入议事日程,涉及的面很广,会渐进地往前走。”
财政补贴仍有空间
尽管2008年中央政府提供给农民的四项补贴已经达到1028亿元的水平,但陈锡文认为,国家对于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而在WTO的框架下财政补贴仍然有空间。
除了经营承包权不够稳定之外,陈锡文将市场风险作为农业面临的第二大挑战。而出路在于发展农民专业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
陈锡文认为,农民缺乏面向市场、外向型的经营性组织。2007年1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开始实施,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以享受税收等政策优惠。“如果财政金融支持更丰富,对农民吸引力更大。”
中国从2006年在废除农业税的同时初步建立了农业补贴体系,主要包括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补贴以及农资综合补贴四项。
2008年这四项补贴的总额超过1000亿元,《决定》中提出“逐年大幅提高补贴水平”,预计明年补贴金额将有大幅提高。
根据WTO相关规定,以上四项补贴属于限制类的“黄箱政策”,即能够直接影响农产品成本的补贴。中国加入WTO时承诺这类补贴不超过农业生产总值的8.5%,而陈锡文透露:“根据专家们测算,我们现在的补贴水平只占农业总产值的3%,还有5.5%的补贴空间。”据此测算,至少还有1885亿元的补贴空间。
而对于不受限制的“绿箱政策”,即不影响农产品成本和贸易价格关系的相关补贴则补贴空间更大。